第147章 :海洋利益的扩大
既然上了大学。专业性的知识得能过,大专也是如此。
此时中国的大学以特长录取学员,中学时哪方面比较优异。展现出了特长,就可以去报考针对性的专业。
中学毕业上了大学,再专门强化其专业需要的基础知识。这样一来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就提高了。
同时也不会浪费学生的青春,更不会给学生造成太大的压力。
学生只需要认准一条道路,在上面认真的走下去就可以了。这样可以培养出更加专业的人才,而不是什么都会又什么都不会,到处都能打打酱油的人才。
至于那些上不了大学的学生。小学毕业后首先分流一批去上中专,从事一些不怎么需要知识的技能。
此时的中国学校普遍是留校教育,大部分都是如此。学生是寄宿在学校,吃饭什么的都在学校,只有放假才能回家。
因为此时的中国家庭教育比较缺失,要指望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那不太靠谱。
白天上课,晚上同样也要上课。
不过晚上的课程,都是一些比较有趣的课程,例如时政老师和学生讨论时政问题,例如地理老师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地理知识,或者进行一些艺术方面的课程。一般每个学校在晚上都充分利用时间,增设各种兴趣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
等于说学校将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辅导,学校不仅要教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做人,同时教他们如何在社会上生存,如何与人交往,而不是教出一群书呆子的教育模式腹黑相公冷颜妻全文阅读。
例如理发、厨师、驾驶、维修、钳工、焊工等等。
中学读完,上不了大学可以去念大专,其专业比中专更高级,但也有层次低一些的专业,学习成绩差的只能去低级的。
这样等于是让那些实在不会读书的学生。能够尽早的学到生存技能,不用在学校里虚耗青春。
成年人要想上大学也可以,每个学校都有成人班。小学、中学都是如此,成年人也可以进学校读书,而不是一考定终生。
进了大学不一定就等于能拿到文凭,此时中国高等教育的学历抓得比较严格,那些滥竽充数的人是不可能通过的。
同时夜校、技校,以及对人民群众的扫盲力度都在增加。
等于说这一年加上改善学生营养的费用,教育投入达到5亿炎黄币,占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大大超过军费开支。
中国教育制度是年义务教育,小学是5年,中学是年。大学是4到6年。
小学学基础,中学学的中等知识,没有所谓的高中。
事实上后世的教育,很多知识学来根本就没用,最终还是还给老师。而且培养的是全面性的人才,什么都会,也什么都不会,只是浪费人的青春,也浪费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