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八章 当浮一大白
“……”
在这上头,还有评议组的建言,显然,评议组的建言各不相同,有的推崇,有的认为其言过其实。
………………
弘治皇帝手里拿着书,细细的看着,他沉眉,这一期的求索期刊,实在过于莫名其妙,没有刊载任何的文章,却只刊载了这本《富国论》。
内阁下了值。
你想想看,让一个孩子做县令,这不是笑话吗?朕的孙子,就算真有什么本事,想来百姓们,也绝不相信,一个孩子,能够给他们主持公道,何况,此前的不少诉讼,都是一塌糊涂,百姓们自然学乖了,若有什么纠纷,那就索性,向正儿八经的顺天府去诉讼,直接将西山县绕开。
弘治皇帝看着此书……其中……对于市场,对于君主如何治理天下,财货以及税制,如何对国家进行改造,甚至是对外战争,如何权衡其利弊,如此种种,许多的观念,甚是新奇,可与此同时,连弘治皇帝,都觉得这有些过于赤裸了。
“百姓们……都很明智啊。”弘治皇帝放下了心,他是极担心,方继藩和朱厚照的玩笑,或是朱载墨,再判出什么糊涂案来,到时,可真就笑掉大家大牙了。
虽说孔孟的理念,并不具体,无非是四书五经中的《仁政篇》,以及治大国如烹小鲜之类的字句,可显然,富国论过于锱铢必较,这恰恰与孔孟之学背道而行。
“一个孩子,受他们这样的折腾,真是……”
清明时节雨纷纷,可最新一期的《富国论》却摆在了弘治皇帝的案头上。
几辆马车便稳稳当当的停在了宫门口。
过了春分,便是清明时节,天气有些暖和了,可随之而来的,却是一场场细雨。
甚至,有官员认为,此书是想要颠覆孔孟治国的理念。
弘治皇帝摇摇头。
事实上,评议组的争议,同样在坊间,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还有,下个学期的学费,朕不交了。”
在这巨大的争议之下,还是有人力排众议,选择了将此书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