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升官
刘瑾忙是摇头:“不敢,不敢,孙儿不敢的。”
可毕竟是需要出真金白银的,没有人敢冒这个风险。
刘瑾乃是东宫的人,怎么可能……让他握有特务刺探之权?
因此,大家议论的多,出手的,却是一个都没有。
要知道,这厂卫历来是向皇帝负责的。
明朝有许多宦官们折腾出来的玩意,什么东厂、西厂、内厂之类。
里头详细的注明了,如何对私募股份进行保障,以及享有的各种权益。
朱厚照眼睛一亮,他觉得自己有事做了:“那就设在镇国府之下吧,叫做……叫做……外行厂?”
这些股份,统统可以买卖,可以交易……
刺探海外!
这消息,立即不胫而走,很快……弘治皇帝便将王不仕招来。
这不是找死吗?
这王不仕乃是财经专家……偏偏,他和刘文善不同,刘文善乃是方继藩的门生,若是牵涉到方继藩的事,弘治皇帝更倾向于,向王不仕问策。
这个时候,方继藩提出建立西厂。
弘治皇帝微微笑道:“王卿家,交易中心的事,你略有耳闻吧。”
商贾们兴奋的热议着,他们是这个时代,最领先的一批人,是弄潮儿,因为他们接触的眼界最广,也最容易接受新鲜的事务。
“当然,它的真正职责,却是有别于东厂和锦衣卫。你们也知道,眼下我大明下西洋,既有佛朗机人虎视眈眈,又有诸国蠢蠢欲动,天下诸国,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为了保障航路,清扫我大明扬威四海的障碍,理当在海外,建立分支,刺探军情,尤其是要严防,犹如上一次,佛朗机人袭击新津,或是袭击我登州的情况再一次发生。这些人员,自然是决不能在我两京十三省内活动,不然,难免有所避讳。可在海外,却需有人,四处活动,陛下这些年来,年事已高,身体大不如前,而下西洋,乃是国策,太子殿下,理应为陛下分忧,因而上奏,恳请建立这样的机构,为陛下分忧,有何不可。”
可即便如此,真正要掏银子的时候,绝大多数,还在观望。
方继藩笑吟吟的道:“这西厂,只是一个称呼,叫什么都可以,哪怕是叫内厂,叫外厂都可以。”
现在发行的,乃是一千万股,一股一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