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吏部天官
说实话,当初他是怨恨欧阳志的,若非是他,自己何至于遭遇如此变故。
在通州和保定的微服私巡,让弘治皇帝记忆尤其的深刻,论起来,杨一清还是欧阳志的敌人,他本以为,欧阳志会推荐自己在保定府提拔起来的那些官吏,这些人统统都是欧阳志一手教出来的,没有理由欧阳志不推荐他们。
吏部尚书……
可万万不曾想,欧阳志推荐的,竟是这个曾经对其抱有敌意之人,当初通州和保定之争,可是历历在目。
方继藩心里诧异。
出于对欧阳志的尊重,弘治皇帝还是决心见一见这杨一清。
人生啊……它都是水,水无常形,变幻不定。
似这样重要的位置,按照规矩,往往是需要廷推的,也就是说皇帝开廷议,让大臣们来推荐。
弘治皇帝抿了一口茶:“只是,朕一直都在疑虑,欧阳卿家若是入京,掌吏部,可这新政,却还需推行,谁可继任呢?”
当然,这只是陛下的意思。
他手轻轻的磕了磕案牍。
弘治皇帝感慨:“朕怎么可使忠臣义士寒心,让小人们猖獗,恣意胡言呢。即便如此,欧阳卿家还立此大功,实是不易啊。前几日,吏部尚书王鳌,恳请致仕,他年纪大了,想颐养天年,朕一再挽留,可念其劳苦,实为不忍,欧阳卿家在保定布政使司,有此政绩,朕思来想去,除欧阳卿家尽心竭力之外,只怕也与能用人,能识人有关。朕为这吏部尚书的人选,思虑了良久,这吏部乃天官之职,掌百官荣辱,非大公无私,且能明察秋毫之人不可。欧阳卿家,是朕最属意的人选,且等廷议公推吧。”
弘治皇帝道:“欧阳卿家举荐了杨卿家,说是杨卿家能够独当一面,推行新政,已有大功,且为人公正,两袖清风,实乃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
良久,他呼出一口气:“是的,恩师说过。”
杨一清听到此处,内心涌出了一股暖流。
其实初入殿时,倒也还好,脑子还勉强跟得上,可听恩师这么一通话下来,脑子已经开始在宕机的边缘了。
陛下居然……
目光落在了杨一清身上。
要知道,哪怕是一个吏部的主事,在京里都是无人敢招惹,人人巴结的对象。
对于杨一清,他依旧是反感的。
这吏部尚书可是天官,其地位,已经不在内阁大学士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