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五章 殿下千岁
他抬头,看着无数激动的人,许多百姓,似乎将他当做了护身符,脸带敬畏,纷纷拜倒行礼。
所有人都在说谎?
朱载墨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表面上的证据,都指向了邻居叶言。
一个顺天府府尹,在他的眼里,可能是不起眼的人物,毕竟自己的大父乃是皇上,而自己的父亲,乃是当朝太子,自己身边的玩伴,哪一个不是非富即贵?
而顺天府和大理寺在这强大的压力之下,势必要限期结案,片刻功夫都耽误不得。
这样的他,又怎会将一个顺天府府尹,放在眼里呢?
他是皇上,岂可在这公堂之上显露行迹。
可一旦被戳穿,那么……
朱载墨目沉如水,袖子一甩,果决地道:“走!”
哪怕是有人察觉出了一丁点的疑窦,可此时,他们也选择了沉默,沉默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上官不喜欢听到任何阻碍案件了结的讯息,没有人会为了一个死囚和自己的仕途过不去。
二十多个孩子,没有犹豫,哗啦啦的随着朱载墨出了衙堂。
内阁大学士注重清名,见了这般的惨案,必定震怒,势必要有所交代,可毕竟内阁大学士非刑狱官,不可能亲审,自会给下头的人施加压力。
可是……偏偏一个顺天府府尹,甚至只是顺天府下的一个小小差役,他们哪怕是一丁点的失误,就可能使许多人的命运被彻底的改变,这……是何其可怕的事啊。
原本,所有人都是他的算计对象,事情亦是按照你所想的那样发展。
律法的本质在于惩恶扬善,是保护弱小,是提倡人们遵守法纪。可一旦……多几桩这样的冤案,将来,谁还会相信大明律呢?
这一切,都让他始料不及。
自上不断的向下传递,从大学士,到府尹和大理寺卿,再到下头的佐贰官,到司吏到都头,到最底层的仵作和差役。
外头乌压压的百姓,一见到孩子们出来,在前头的人纷纷后退,让出了道路,有人高喊:“后头的不要拥挤,让殿下和西山县小老爷们出去。”
这一切的一切……
有人在沿途拜倒,念念有词:“殿下千岁。”
可以说,一旦他拦车状告之后,几乎所有人都巴不得这叶言就是真凶,顺天府要做青天,下头的差役们迫于府尹的压力,只恨不得立即将人犯斩立决。大理寺匆匆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