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万世师表
他凝视着朱载墨,目中是显然易见的欣慰,而后又与刘健对视一眼。
哪怕是翰林庶吉士,堂堂的状元、榜眼、探花,大明三年一次科举,从千军万马之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也不过在詹事府任一个侍讲罢了。
弘治皇帝最是忧虑的,就是自己的子孙,没有这样的人。
至于其他天下知名的大儒,就更加不胜枚举了。
若是皇帝昏聩,哪怕再如何勇敢,又有何用?历史上血淋淋的教训,实在是不胜枚举,可只要是好皇帝,他总能提拔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来强大国家。
这是考教的意思了。
朱载墨想了想,才道:“他做的最高职位的时候,曾在二十三年前做过伍长。”
“这……”
伍……伍长……还是二十三年前?
刘健道:“老臣以为,陛下不妨就让皇孙来对这些有功之士进行赏赐。”
可是方继藩那家伙……实在是过于儿戏了,居然让区区一个小小的伍长,还是二十三年的陈年老伍长,成为太子殿下和这么多皇亲国戚子弟们的教习?
大明不缺功臣良将,缺的,是一个所有人都肯信服,肯为之效力的天子。
弘治皇帝心里甚至嘀咕,这家伙……得了这么多学费,不会是统统都贪墨了,只拿了几两银子,寻了个老军卒来滥竽充数吧?
作为大明未来的继承者,冲锋陷阵不算本事,这天下,有的是勇士冲锋陷阵,立下奇功。可天底下,能居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且能明察秋毫的人,只能有一个,这个人,必须是顺应天命的人。
弘治皇帝惊讶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感觉……皇孙是在跟他开玩笑。
弘治皇帝的心情很好,笑道:“刘卿但说无妨。”
历来朝廷对于皇家嫡长子和嫡长孙的培养,都是极为重视的,皇帝的贤明与否,和教育分不开关系。
刘健笑吟吟的道:“陛下,老臣有一个建议。”
正因为如此,所以几乎所有的继承人,都会拥有最优良的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