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懿旨
方继藩虽然经常碰皇帝的瓷,可方继藩并不傻,在皇帝面前装疯卖傻,是因为早就对弘治皇帝的性子摸透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自己是傻瓜呢,可这不就是他的生存之道吗?
方继藩也懒得解释了,便道:“少啰嗦,走了。”
太皇太后的态度有些不明,这个大明朝深居在后宫的女人,可不好惹。
出了府门,车马已备好了,可王守仁竟来了。
倒是对于六月初九的这一场祝寿,方继藩还是颇有些紧张的。
西山那儿,毕竟是农田有限,何况还指着冬季之后,依靠暖棚来挣银子呢。
不过……方继藩不敢一个人去,现在有钱了,总是对自己的安全提心吊胆,走在大街上,竟觉得满世界都是谋财害命的歹人,因而方继藩叫上了自己的几个门生,一听说恩师有兴趣去逛龙泉寺,欧阳志诸人,竟都兴奋起来。
农民是最保守的群体,更何况是这个时代的农民,对他们而言,即便眼下天象反常,又发生了大旱,种麦子极有可能颗粒无收,他们也绝不敢轻易种植其他的作物。
倒是徐经若有所思,偷偷将方继藩拉到一边,低声道:“恩师,高明哪。”
不过方继藩眼下最上心的事,还是那番薯的问题,近来大规模的育苗,可这么多种苗培育了出来,偏生没有大规模的土地进行种植。
方继藩不得不认为,这家伙上辈子是属牛皮糖的啊。
方继藩对道士半分兴趣都没有的啊,很直接的将道贴揉碎了,随手一丢,自然没有理会。
王守仁直接上前作揖道:“学生回去之后,仔细的推敲了方公子的话……”
方继藩像看傻子一样的看着他道:“高明二字,是为师的常态,你现在才知道?拜师的时候没跟你说?”
嗯……到时却要小心应对了。
谦虚两个字,是在恩师身上看不见的,这一点,徐经已经深有体会,他笑吟吟地颔首道:“太皇太后前几日才请恩师去祝寿。而学生自进京以来,也听说太皇太后崇信道学,那龙泉寺普济真人,乃是道学宗师,恩师此时去拜访他,是一手妙棋,恩师城府,深不可测,学生佩服。”
可这位太皇太后不同,他没有真正的接触过,心里自是没底。
这样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