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大功臣
只听到这里,弘治皇帝的脸色微微一愣。
他本就聪明,此时看到时机,立即道:“陛下,其实……太子殿下和齐国公所谓的买卖,并非是奔着图利去的。”
朱厚照犹豫了一下,便硬着头皮道:“齐国公和儿臣……和商贾们交好,儿臣先是寻了各个作坊,先和他们洽谈合作之事,要求他们以低廉的价格对儿臣进行供货……“
本来皇帝和太子君臣大谈买卖的事,尤其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实是有些不雅。
他毕竟是天子,不是商贾,此时他方知,这不是自己所擅长的事。
朱厚照鄙视的看了他一眼,这个人真是……没有前途啊。
在他看来,太子就是这个中间商啊,早知如此,就不答应太子了,若是自己和方继藩合作,岂不美哉。
想到这个的就有刘凯之,刘凯之已按捺不住了,急匆匆的道:“太子殿下,这些作坊主们岂会同意,价格低廉,他们就无利可图了。”
只是……若是当真如此……太子和方继藩的目标达成,这是何等巨大的利润,且对于商户和作坊而言,只怕也有极大的好处吧。
莫非是太子跑去胁迫各个作坊?
文武百官们,心里震撼于方继藩这狗东西居然这样也能日进金斗,难免酸溜溜的,心里既是佩服,却又觉得,人心不古,连皇帝竟也变了,这庙堂看来,也要成为一个大商场。
可若是再复杂一些,就无法理解了。
此时却听陈彤道:“士农工商,工商也是国家的根本,这工商给我大明,带来了诸多的好处,这是显而易见的。臣此前在户部,自打新政以来,这国库的岁入和主要财源,已逐渐从农税,渐渐变成了以商税为主,此乃大势所趋,未来,臣更敢断言,随着工商的兴盛,商税将成为国库最主要的财源,农税甚至可有可无。”
做买卖的事,他是清楚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嘛。
“因而,工商之兴衰,已到了关乎国本,关系到了江山社稷的地步。随着屯田卫引入了新的粮种,改进了耕作的方式,我大明不敢说千秋无饿死之民,可至少,眼下,这农业是稳的,因而,朝廷眼下最该关注的,恰恰是工商的发展。”
弘治皇帝心里唏嘘不已。
他们之中,倒是有人脑子转得特别快,想到了一个词儿……强取豪夺。
却在此时,那陈彤定了定神,似乎也缓过劲来了。
群臣亦是露出疑惑之色,又是百思不得其解起来了啊!
其实昨日忙碌完了商场的事了,经历了许多日不眠不歇的布置,他已是疲惫不堪,后续和商户的接洽,他没有参与,匆匆去睡了一宿,因而,连他也没有想到,这些商户们竟是疯狂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