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尊师重道
自暖阁里出来,朱厚照惆怅的叹了口气,抬头看着天,沉吟了老半响,不由幽幽地道:“老方,你爹是什么样的人?”
客商来了,就需要歇脚,客栈的生意还不错,连一边的酒楼,生意也沾了光,再不只是招待读书人了。
方继藩和朱厚照便知趣的起身告退出去。
商人的到来,有一个巨大的好处,他们来自于十里八乡,也有一些远道而来,甚至是自江南来的客商,听说京里出了稀罕物,却又显得谨慎,想要亲自来走走看看,即便来了不肯订购,也会盘桓几日。
弘治皇帝做完了决策,便低下头:“马卿家留下,造船之事,朕要问你。”
方继藩抬头向天,露出了几分倨傲之色:“这就是少詹事的作用了。”
远处,是一片片的暖棚。
朱厚照迟疑了一下:“为何?”
玻璃作坊的烟囱乌烟滚滚。
方继藩就懂了,想了想才道:“太子殿下……有没有想过,为何陛下和阁老们都将你当孩子一样看待,从不肯放心让你做一件真正的事?”
许多人凑在一起,交流着天南地北的讯息。
他沉吟了片刻,却又道:“朕本欲将所有的叛贼都押入京来,可既然朕将贵州军政托付给了方卿家,那么就令方卿家自行处置吧。”
这些讯息通过客栈的小二,接着开始添油加醋的传播出去。
人们自发形成的聚落,开始初显雏形。
朱厚照唏嘘的样子道:“其实做一个南和伯子,未必是坏事啊。”
一些大宅子也出现了,比如新的学堂,以及一个客栈也拔地而起。
“啥?”方继藩想不到朱厚照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因为这里有玻璃,有无烟煤,自然而然,便有拖着骡马而来的商贾前来大宗求购,无烟煤开始不只供应京师,人们也开始发现,玻璃的用途,并不只限于暖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