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入宫报喜
沉默片刻。
对于所谓的技术,方继藩也不过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
弘治皇帝不禁开口说道:“根据奏报,真腊国,得了不少佛朗机人的鸟铳,与他们勾勾搭搭,暗中,更不知密谋了什么。”
毕竟……文科生。
这是让弘治皇帝所担忧的事。
说着,兴冲冲的换了朝服,将那求索期刊摔到一边,车马已预备好了,方继藩登车。
而方继藩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控住方向,科学的前沿在哪里,在历史上是经过无数人的试错从而挣扎出的一个道路,历史上,无数的人,其实都在徒劳无功的走在错误的方向,而找对方向的人,只是极少数。
…………
他们都接触了最新的知识,再不是农业社会里,被困在农地里,见识有限。来到这里,天南地北的人不断的进行交流,已经见识到了广阔的世界。人的眼界一开,思维也随之开阔,这些人,便成了大明最顶尖的头脑,数万,数十万人,用自己的才智,汇聚起来,天知道,会冒出什么新的想法。
弘治皇帝手里拿着奏报,眉头皱起来。
甚至有些理论,方继藩自己都看着,有点力不从心起来。
大明在黄金洲,甚至是北方省,与佛朗机人竞争。
方继藩有时甚至都觉得,自己好似若是不看看求索期刊,便要和这个飞快发展的世界脱节一般。
这倒罢了。
数不清高质量的论文,频繁的出现。
整个西山书院,已有生员七千人,这还不包括,在京师,有十数万的匠人,即所谓的野生‘科学家’。
真腊国的消息,已是越发的让弘治皇帝担忧起来。
而正因为有了方向,无数的莘莘学子前仆后继,不断的在原有的理论上进行开拓创新。
他看着内阁诸臣,以及被招来的礼部尚书和兵部尚书。
至多,也只能给这个时代的人,提供一个方向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