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乡亲们 要发大财了
方景隆大病不起,这贵阳内外之事,统统由刘夫人做主。
备倭卫的待遇好,一听说要招募人员,人们便争先恐后。
夫人乃叛军出身,却操纵着当初叛乱的大局,数十万土人男女妇孺,俱都被她所差遣。
宁波备倭卫,又征募了一千五百多员穷了十八辈子的义乌和永康人,毕竟在这个时代,富了十八代的人,比较难寻,可这穷了十八辈子的穷汉,却是漫山遍野。
而今,嫁了方景隆,也是耳濡目染了大明的军中情况,因此,一道道命令下去,所以虽是眼下大疫,可军中的情况,还算稳定。
胡开山这才满意,对戚景通道:“好了,戚千户,接下来你来讲。讲一讲除了娶媳妇、生娃、买地、建房子之外的事。他们不喜欢听,俺喜欢听!”
一方面是大量的水产,能够代替粮食,江南诸地多吃鱼,对于米的需求自然降低,除此之外,最可喜的,却是银税的暴增。
戚景通:“……”
江南一地,宁波府的税赋,直线攀高,以至于户部,对于宁波水寨,也表现出了支持。
………………
与此同时,远在宁波的备倭卫,也已接到了命令。
刘氏对于丈夫的情况很是担心,这疫病可怕无比,军中的大夫根本就束手无策,而所谓的土医,也用尽了方子,依旧还是不见任何的成效。
浩浩荡荡的队伍,朝南进发,他们将在三个月之后,跋山涉水,抵达贵州。
几乎每月,自海外拖回来的巨鲸,已多达七八十头,在这海湾处,一个个水产处理的作坊拔地而起,数不清的农人成为了屠宰的匠人,附近有专门的制蜡作坊,与此同时,专门对鲸皮、鲸骨、鲸肉处理的作坊,也都拔地而起。
贵阳。
备倭卫已有战舰七艘,除此之外,还有专门捕鱼的舰船六艘,鱼产量已是节节攀高。
快马已至,带来的药物送了来。
在经过数月的操练和捕鱼、捕鲸之后,这些人已是迅速的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