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喜讯
他们……想必也和兵部的舰船一般,已经葬身鱼腹了吧。若如此,那么……岂不是一切的准备,都是枉然。
舰队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补给。
马文升不断的唉声叹息,心里疼的厉害,这都是钱啊,是钱啊,虽然这钱是户部的,可有这么多钱粮,做点什么不好。
徐经却还是无视王细作深厚的友谊,留下了他们的性命。
但愿徐经还活着,一定要活着。
一念至此,徐经便觉得心像扎了一样,疼……很疼……钻心的疼,痛彻心扉!
“此次出海,我自这些大食人和佛朗机人身上,看到了他们的过人之处,我们万万不可小看他们,他们自千年之前,在那片土地上,便不断的相互攻伐,千年以来,那里从来未安宁过,他们的国土环绕汪洋大海,单凭贫瘠的土地,无法养活自己,就只能靠海为生,他们不断的进行战争,进行着海战,每一个人,都在绞尽脑汁,利用一切,来战胜自己的敌人,这些人,若是我们现在不重视,迟早有一日,他们会成为海上的鞑靼人,对我大明,造成巨大的危害。”
……………………
徐经站在船舷边,抬头,看着湛蓝的天空:“哎,这令我想起了我的恩师,我的恩师,真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啊,他曾说过,世间所滋生的事物,从来不是凭空而生的,一切的一切,都有其土壤。什么样土,养什么样的粮,什么样的粮,养什么样的人。”
马文升很焦躁。
所以,虽然王细作一再建议,将他们统统杀死。
马文升很多次,都想去见一见方继藩,想打探清楚,徐经这个人,到底靠谱不靠谱,此人是你的门生,你是最了解他的,你给个准话吧,不然,真的睡不着觉了啊。
这些奥斯曼人,有一些匠人,其中多数为海战人员,他们通晓大量的航海知识。
备倭之事,马文升倒是不怎么关注,因为他心里最明白不过,有这些精兵,不怕倭寇不平。
徐经微微一笑,道:“奥斯曼国,我已打听过了,他们自建立开始,便不断壮大,与佛朗机人,进行了长达数百年的战争,他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征战,一旦武器不够精良,对于他们而言,就意味着他们的进攻陷入颓势,他们的国都,将会被人洗掠,因而,对他们而言,一切的根本就是战争,这……倒是颇像战国时期,七雄争霸,谁若是落后一步,便身死国灭,于是才有了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的魏武卒;也有了装备精良弓弩,配不朽之剑的秦国锐士。而我大明,承平的太久太久,国无外患,于是自然收天下之兵,马放南山,至于火器督造,又有几人关心呢?就如杨千户,杨千户的官职比我高,我不过区区庶吉士,出海之前,授了一个编修而已,而千户已是位列五品了,只是……这又如何呢?依旧千户见了任何人,都需小心侍奉,否则,一顶大帽子戴到了你头上,即便是个区区八品的给事中,也可以令杨千户死无葬身之地。”
从噩耗传来的时候,这个兵部尚书,就一直食不甘味,日子没法过了啊,现在下西洋的浩大工程,还在有序进行,培训人员,招募人手,操练水师,建造大船,钱粮就像是丢入了汪洋大海一般,不见任何水浪。
可即便是如此,杨建也满是抱怨,他认为大明的火器,造的粗劣。
可至今,人间渣滓王不仕还是一点音讯都无,此时,他越发的惶恐了。
不只如此,沿途上,徐经还招募了不少的人员,徐经甚至研究起奥斯曼人的火器,这个时代,奥斯曼人的火器时代已经降临,不过……这些火器,其实和大明的火器,除了制造精良一些,其他的,几乎看不出任何高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