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一支海棠化相思,几时欢喜几时
一间草屋,几只桌椅。小孩儿的爹娘都不在了,只剩下了一对年迈的老人,和这个七岁的孩子相依为命。
老人告诉云清,没有打仗之前,这里其实还算可以。有田耕,有衣穿,虽然终年也是粗茶淡饭,但好歹,还是能保平安。
可就在几年前,朝廷忽然加大了赋税,每年种的粮食,还不够上绞官府。而且,还增加了各种名目的徭役。老人叹了口气,沟壑纵横的脸,越发的愁苦起来。
回去的路上,云清的心就和那雨后的暮色一般,越发的沉重,他一直在想着老人说的那些话。
这南疆的官吏,不知道朝廷每年让他们上绞多少赋税,为何弄得如此民不聊生?而国库又是如此的空虚?她又想到了慕容启,为何他来到南疆之后,带兵打仗不行,可每到一处,都能与当地的官吏配合得异常默契。这其中,恐怕是有些问题。
如果是在北国,现在,应该已经下雪了。
云清坐在校场前,手持羽扇,指挥着下面的人马排兵布阵。头顶上,厚重的乌云像灌了墨水一般,黑压压的,感觉马上就要倾泻下来。
她不是第一回在南方过冬,但这次,这一仗,打的实在有些长了。
那几片云朵承受不了重压,最终,豆大的雨点还是落了下来。她将扇子举过头顶,有些艰难的向上看着。
真的很像断了线的珠子,一颗一颗,一滴一滴,如柱般,不停的往下落着。
带着满心的沉重,不知不觉的,她就撩开了大帐的内帘。正思索着,忽见一个高大的身影,正伫立在帐内,嘴角微翘,正看着她,邪魅的笑着。
她的头脑还陷在刚才的思绪里,可怀中的那颗心,一见到这个人,却开始不受控制的跳动起来。
“王爷,您,来了。”她低着头,轻声说道。
自从那日与慕容风归来,为了加快战乱结束的步伐,她们就分营而立,慕容风留在原地,她则带着另外五万人马,一路踏到了这里。算来,已是半月有余。
抖落干净了,那几片云又恢复了之前的洁白,而且,白的有些发青。
阵雨过后,泥地更加湿滑,被几万只脚同时踩踏,就越发的扭曲起来。
大批的军队散去,营地外围,只留下了负责防守的分队。
云清去大灶那边要了一些蔬果,用布袋装着,就朝着后山走去。那里原本是一个还算繁茂的村庄,由于战乱四起,这里又用做了军队的安营扎寨之地,村子里的人们,能跑的都跑了,只留下了一些走不了的老弱病残。
前几天,她在后山查看地势的时候,从狼群之下救出了一个进山砍柴的小孩儿。小孩的家人为了感谢恩人,非要请她前去坐坐,盛情难却,正巧今日降雨,她便难得了空闲,想着去看看他们,顺便,也打听一下当地的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