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乱世风云---凤翔三国 > 第二零四章 生死之间 2

第二零四章 生死之间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我嘿嘿笑了:“田先生终于答应主公了?好事。田先生虽说耿直,可不是心存怨恨的人,他不会记恨我的。”

曹操笑了:“把你的身份告诉他吧。我封他为合肥太守,马超是武,他是文,马超不是他的对手。有这一文一武在,我真放心江东了。”

狡猾的曹操,他可真会算计人。我心里撇嘴,面上笑:“主公这手厉害,马孟起是您的女婿,别人兴许看您的面子让他三分,田先生可不会。有他在,马超也起不了二心了。”

曹操一乐:“就你聪明。”

最新全本:、、、、、、、、、、

曹操看我一眼:“自己当心点。冲儿很听话吧?”

我乐,很得意收了曹冲这个义子:“主公,说起小公子,真不错,这次回去,我想把他带回洛阳了。洛阳的学业堂已经修建完成,胡先生也答应了主公,让小公子做胡先生的亲传弟子,也不错。我还想在襄阳拐几个才子去洛阳,担任学业堂的先生。”

胡昭、胡孔明,是钟繇的同门,也是这个时代的大书法家,教育家,一身超凡脱俗的大学问。他不愿意做官,任凭袁绍、曹操多次征召,据不到官。袁绍曾气得欲杀他,曹操也无可奈何,只能望而生叹。而胡昭为了躲避各路群雄无休止的辟召,索性迁居到陆浑山中。陆浑山绵延三百里,散居着许多百姓。这些居民,常常由于一些琐屑小事而发生争斗,他们的孩子也都是不识字之辈。胡昭看到这种情况,就开馆办学,教他们识字、读书,使他们明白人时间的道理。同时,对山中居民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劝说、化解,很快使这些居民之间平息了争斗。因此胡昭在当地获得很高的声望。他居住的三百里山川,也像无忧山庄般成为了世外桃源。

我得知曹操对胡昭渴求的很,受到襄阳的学业堂的启发,就给曹操出主意,既然胡昭在山里都能开馆教育这些孩子,证明他有爱心,那请他为更多地孩子服务,他应该愿意。曹操一听,嗯,有门,他就下令在洛阳修建了一个全国最大的学业堂,并诚恳地邀请胡昭出山管理学业堂并任教,还说,这个学业堂是专门为天下贫穷好学的孩子而创建的。

这手果然奏效,胡昭一听,学业堂不是为豪门子弟、达官贵人开设的,而是面向所有喜欢学习的穷人孩子,立马答应了下来。不过,他也提出了条件,那就是曹操不能干涉他的招生行为,不能干涉学业堂的教学行为。曹操满嘴答应,并承诺,学业堂的日常开支全由朝廷担当,有钱人不管,没钱的人由邺城府衙出钱供养平时所需。

其实,这真是一举数得的好事:胡昭可以请出山,能带动许多清高的人出来做事;让穷苦人家的孩子也有获取知识的机会,就能在民间发现培养大批的人才,打破了现在才人出身的局限,对我们何其有利;此举传扬出去,对曹操的名声也是大大有利;让曹冲和学业堂的孩子们一起读书,便于他结识自己的知己和朋友,这些人在他以后的政治生涯中,将起来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现在想的却是能否将诸葛亮也拉去洛阳,不知道他对当胡昭的助手有没有兴趣。嘿,他应该想见胡昭吧,两个孔明在一起,大家怎么区别称呼他们?一喊孔明先生,两个一起答应,好玩。

曹操哪知道我在动两个孔明的脑筋,他还在连连点头:“说得也是,胡先生大学问呀,要不是你那个学业堂的主意,他还不肯出山呢!冲儿跟他,我更放心。这样,你南下的时候,顺便把先生接去洛阳,要安排好先生的一切。”

我冲他点头:“您放心,这些方面,您不说,我也能做好。对了,文若这里的事快完了吧?我和他一起走好了。”

曹操点头了:“正好,你顺便去许都,把田伯皓接去洛阳吧!你原先得罪了他,借此机会,好好赔个礼,不要有积怨才好。”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