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乱世风云---凤翔三国 > 第二百二十四章 秋意正浓 2

第二百二十四章 秋意正浓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迷惘地望向天际:“母亲,我不知道。我心里很佩服孔明,他那双眼睛让我无法忘记,我想我是真的喜欢他。至于要强,我能压制自己,如果真的为人妇,我的才能也能帮助我的丈夫,就像黄月英一样。”

“那,你是怎么想孙伯符的呢?你对他又是什么样的念头?”

“伯符?”对徐母的这个问题,我有些不解:“母亲,我与伯符和公瑾都是生死之交,是兄弟。是的,我舍不得他们受伤害,我不忍让他们痛苦,我是放心不下他们,可我关心他们与关心四哥他们一样。”

徐母对我的回答笑了笑:“如儿,你自己的感觉也许是最正确的,但有时候,你的感觉不一定正确。娘还是那句话,你要多想想,多看看。特别是对诸葛亮,娘认为你还是多加注意才是。我怕你太过感情用事了。要知道,你的缺点就是容易头脑发热,太注重感情了,无论是什么样的感情。”

我有些脸红:“母亲说得是,如儿也知道,可就是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不过,您也放心,我也不是对孔明没有戒心。所以,我和文若谈过,孔明在文若那里,也是我们考验、磨练他的意思。文若先生您是知道的,他看人的眼光和本事比我强,也不会像我一样感情用事。这两个月以来,孔明在文若那里干得很好,文若很赞赏他。”

我抬头看看他,苦闷地一笑:“明年开春后,我怕是不能去江东了。”

诸葛亮呵呵一笑:“这也值得你郁闷?呵呵,让子云多动动脑筋,这两年就打过江去,把孙策他们擒下,不就没事了。”

我嗔怪道:“哪有那么容易。且不说打仗要死多少人,就是孙伯符他们,兄长也不忍伤害他们。而那两个人的脾气和性子距你可差远了。唉,我担心他们不肯原谅兄长,多年的生死情谊就这样散了,多让人伤心。”

诸葛亮笑了,拍拍我的手:“水到渠成,很多事情不由你做主,别想那么多了。很久没听你弹琴了,弹一曲给我好吗?”

在山中流连盘桓了三日后,我在山坡上目送诸葛亮的背影向许都而去。三天的时间,我又看到了梅花小居的诸葛亮,睿智不失漏*点,他说了许多队以后的设想,说了许多收拾战乱的想法,我感觉到他内心对成就一番事业的渴望。不过,他言语中也不时透露出对“赵如”的嘲讽,对曹操的不屑,更多的是对荀彧的赞美,对洛阳智囊团的佩服,对汉室宫廷的失望。他不再提刘备,不愿意提从前,他依然没有从失败的阴影中完全解脱出来,所以,他拒绝了我请他留在洛阳的建议,仿佛寄身在荀彧门下,才是他最好的选择。我也知道,不能逼他马上就忘记从前,时间能冲淡成功感或失败感,但几个月的时间显然不够,我有耐心。

送走诸葛亮后,我回到了洛阳城的家里。不管怎么说,我也应该在曹操面前露下面吧,呵呵。回家后我第一个拜访的人是徐母。突然而来的身份转换,让我还是不适应,同样对这样的转换深感忧虑的就是徐母了,毕竟她深深知道我。

在花园里,嘴里絮絮叨叨地告诉徐母我这段时间的感受,我的彷徨,我的胆小怕事,我的期望,我的痛苦。徐母就那样听着,拉着我的手舍不得放开,陪我叹气,陪我流泪,陪我憧憬,陪我微笑。我很依恋母亲疼爱的感觉,偎依在母亲身边,那么安宁,那么舒适,仿佛身边的一切都不用我再去理会,再去操心了。

等我絮叨完了,徐母微笑着拭去我眼角的泪痕,叹气道:“以后你有什么打算?不可能真的位列臣子队伍,紧随曹公身边吧?而像元直和士元他们那样,不要说不适合你,就是曹公也不可能这样放你出外。”

我叹口气:“我明白呀!所以,母亲,我很想孔明赶快从现在这个状态中解脱出来。只要他彻底放弃了从前,愿意臣服于主公,我真的甘心在他身后,退居家宅了。”

徐母沉吟了片刻:“孩子,你真喜欢孔明吗?你有没有考虑仔细了,他似乎并不适合你。不是母亲看不上他,元直对孔明一直很推崇,可见孔明的才学和为人都是上上之选。但是,你们两个都这么要强,孔明不是一个肯轻易低头的人,你也不是。”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