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坚守的到底是什么
三天之后,皇帝在宫中宴请皇叔,也就是先皇唯一的弟弟容晟亲王。据说是给这位隐居在戴县别院的老亲王过寿。但是那一夜禁城周围布满了戒备森严的御林军,还没有入夜,全城就戒严了。整个中京都沉浸在不安的气氛之中。
第二天,朝廷连下了两道安民告示。第一道告示是说在容晟亲王的寿筵上有刺客行凶,显亲王被刺客当场刺死。因为救驾有功,皇帝特意赏赐其长子明瑞袭亲王衔,准许即日扶显亲王的灵柩回封地并洲。
第二道告示是圈禁二王爷庆谨贤。罪名是“渎职”和“对皇太后大不敬”。
同时从宫里传出消息说,三天之后就是太傅选定的黄道吉日。录台拜相之后,楚元帅就要带着大兵出发了。
我的思路一时间难以从显亲王遇刺和二王爷被圈禁的事件中理出个清晰的头绪,但是我也知道,不论显亲王和二王爷是否蓄意谋反,这个节骨眼上,朝廷必然不会大肆声张。至于显亲王当年的家将,今日的兵部统领韩盛,却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任何人知道他的下落。
就这么心烦意乱地一直到了晚上,我偷偷溜出来,爬上了我家院外的那棵大丛树,心情才慢慢平静下来。我记得原来看过的电影里,约会的时候都是男士抓耳挠腮地等着女主角出现,怎么到我这里正好反过来呢,几乎每次都是我等他……
头顶的枝叶一阵沙沙响,明韶轻巧地落在我面前的横枝上。
“等久了?”他的眼睛在稀疏的光影里波光闪动,声音里更是透露出让人无法抵抗的温柔。我就知道他会使这一招:先把我迷晕,然后让我无法追究他总是迟到的事实……
还没等我想出对策,这双温暖而有力的手臂已经把我拥进了他的怀里。我的脑袋又开始昏昏沉沉的,仿佛什么也不能想了。他的怀抱里散发着让我沉迷的气息,好像是我千百年前就筑在这里的一个巢,再熟悉不过,再安心不过。
明韶把我的手拉到他的唇边,在掌心里印上了一个轻吻,“你知道舅舅怎么说你?”我懒洋洋地摇摇头。心里想的是:怎么说都行,反正我也不是嫁给他。
而且,全国上下几乎所有人的眼睛都被录台拜相的事情吸引住了视线。两位王爷的事就好像两个微不足道的泡沫,只不过浮在水面上打了个旋,很快就在全国老百姓空前高涨的爱国狂潮中被吞噬了——没有引起丝毫不必要的混乱。
我不得不佩服皇帝陛下精心的安排。而且我怀疑这么精密的计划很有可能是出自那个白胡子的老狐狸许流风之手。我倒是很想知道,那大笔的金银到底追回来没有,毕竟打仗是很耗银子的事……不过,事情既然由内廷来处理,显然皇帝陛下已经把它定性为皇族的私事了。我这么个六品小官恐怕这辈子也摸不着真相。
明韶似乎猜到了我的想法,发出了一声轻笑,“他说你脑后有反骨。”我不禁一愣。这倒是我万万想不到的一句评语。我不禁问他:“没说别的?”明韶又笑了,“有啊,舅舅还说你生错了人家。”我好奇心大起,这位楚元帅倒是个很有意思的人。我问他:“那楚元帅有没有说我应该生在谁家?”明韶似乎觉得这些话很有趣,笑着说:“当然是生在他家喽。他说可惜了你一身的好功夫,照他的看法,最适合你的地方应该是——战场。”我又是一愣。他这么说我是因为我的功夫好吗?可是我的理想就是做个执法先锋啊。行军打仗我是一窍不通。再说,上战场恐怕比我当捕快还要困难吧,毕竟军队是很排斥女性的。即使是元帅本人出征的时候,也不可以带家眷……
明韶轻抚我的头发,柔声说道:“我已经跟明瑞打过招呼了,你有什么事,他可以帮上忙的话,你尽管去找他。”一提到明瑞,我的心又是咚的一跳,“明瑞,他怎么不跟你们一起出征?”明韶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地说:“他……其实是皇帝扣在手心里的人质。有生之年,是不能离开中京的。”我怔怔地望着明韶的侧脸,这又是一个出乎我意料的答案。
明韶微垂着眼睑,语调里透出一丝难以言喻的伤感,“九王叔当年不知道为了什么事被贬回了自己的封地,明瑞却被留了下来,一直寄养在我家。没有皇帝的手谕,他不能离开中京。长这么大,也只有上个月九王叔病重,皇帝才批准他回了一趟并洲。”我从混乱的思绪里抓住了一根线头,“显亲王现在是在并洲?”明韶摇摇头,“九王叔已经被皇帝的亲兵接了回来,现在在戴县的行宫里养病,明瑞还是住在我们府里。”这是我头一次知道明瑞的私事,心里不禁对这个明朗的大男孩充满了悲悯。万一显亲王……朝廷又会怎样处置明瑞呢?
这个问题,恐怕明韶也是不能回答的了。
自从罗进告诉我皇帝将私采金矿的案子移交内廷开始,我就有了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但是事情的发展还是远远地超出了我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