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彪悍赵大侠
这个时候附近牧民的帐篷里灯火都灭了,看来已经都睡下。牛羊的喊叫和水鸟的鸣叫也都几乎听不见,只有偶尔的一两声。
所谓万籁俱静,除了夜风的声音,篝火的噼啪,和他们自己营地里低低的交谈声,几乎听不到别的响动。
酱料要刷的足够厚实,否则渗透不进去羊腿里;但又不能太厚,否则全都往下挂,纯粹就是浪费。
同时刷的间隔时间也要控制好,一遍刷完了,第二遍不能刷的太迟,否则很容易就会焦糊掉。
这活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最考验手感和眼力,没有一定的经验,甚至缺乏一定的天赋,都做不好。因为烟熏火烤的东西,当它们在火堆上的时候,隔着烟雾,很难真正看清它们的情况。
而转动的频率更考验烤制的人的经验,因为这玩意儿很大,往往外头看着都焦了,里头还带着血。
要离火多少距离,多久翻一次面,这些,全都是会影响成品口感质量的因素。
郝东把两条腿都摆出来,肉里每隔十来公分就划一刀深的,这是为了一会儿能让肉更迅速的入味,也更容易熟。
盐是请丹巴兄弟去跟附近牧民换来的粗盐,这里附近就是盐湖,对这种盐当地人不怎么在意,所以量换的极大。
郝东把两条腿上都涂抹上厚厚的盐层,白花花的一片,再把外头的盐花儿抹了,用力的给它们揉了好一会儿,这才搁下,让它们自个儿入一会儿味儿。
这功夫里用鸡蛋面粉调好蛋糊先放着,郝东过去,把醒了一会儿的两条羊腿上的粗盐颗粒用力的拍下来——这一步如果不做好,一会儿烤制出来的羊腿外皮就得咸的下不去口了。
拍完了,均匀的抹上胡椒面。
郝东用烤箱烤肉的经验比较丰富,但在火堆上直接烤的经验相对就没那么多。而且有限的经验里八成都还是烤串而已,这么大的羊腿,他其实也是第一次。
所以他另外拿了根铁钎,实在吃不准的时候就扎一下看看。
这办法虽然很笨,但很有效,根据手里的感觉,能帮助他很好的判断中间的部分烤到了什么程度。
国内不分时区,也没有夏令时,郝东他们弄好帐篷营地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按北京时间,那就是晚上九点上下。
烤羊腿就不算前期准备工作,单就是火上的时间都起码要一个小时,所以当羊肉的香味四散开来的时候,已经过了北京时间晚十点。
这里的羊肉肉质细腻,本身膻味儿就没山羊那么大。打底的先有胡椒粉调味掩盖,再加上是在火堆上炙烤,本身的烧烤酱里也有大蒜草果八角之类的调料,一会儿烤好了,绝对不会有膻味儿。
烧烤酱就是白天二狗用来刺激倪寿根的那一瓶。
同样的烧烤酱,郝东应二狗的要求,准备了三大瓶。当时他还没明白二狗这是打算干嘛,现在看清楚了他带过来的食材,郝东觉得自己一点也不意外了。
准备好的羊腿,用比较粗的铁钎穿好之后架到火堆上,开始的时候还好,因为是全生的,转动的时间不用太过频繁,一边烤差不多了再翻面就行。
但渐渐的,随着时间递进,转动的频率就要慢慢的增加,同时刷酱的速度和均匀度也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