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节 准备走了
当然,女方身上的官司缠着,亲暂时还不能结,只能订着先。
我给东宫倒茶,说:“三公子,其实一直想请您帮个忙,被这事耽搁了少许时日,所幸现在还来得及。”
“何事?”
“齐师爷的去向,您也看见了,夏县事务他是驾轻就熟。日后三公子回京,能不能把齐师爷留下?”
东宫想了想,觉得不对劲:“留下做什么?难道你不一同回去?”
“我进不进京,与齐师爷的去留,也是两回事。”我对他说,“秦晏的意思是,让齐师爷留在夏县做师爷,辅佐下任知事。这样一来,齐师爷的满心抱负,也能得以施展了。”还可以跟孙娘子共建小家庭,落户生根来着……
我开始后悔找那个说辞了。
东宫乐呵呵地,他大概认为我不会因为他的取笑而受到伤害。实际上,如果我是男的,被他一笑肯定更郁闷。
就算他真是好友,那也是损友,还是高高在上的损友。这种感觉其实不会好。
东宫热热络络地对我说:“唉,早知道就等你先解释一下再动手,还痛不?”
我心里还闹着别扭,受宠若惊地表示已经没事了。
“说得有理,那把他留下吧,你安排安排住处就好。”东宫挺通情达理。
“那我先问过他的意愿,没有异议的话,再跟三公子说一声,这人就作为夏县长吏报上去了。”
齐云天当然愿意。
于是我按答应他的那样去做,替他提亲说好话,他也挺有诚意地拿出(从东宫那里赚的)银两铜钱助阵,在双重攻势下,孙娘子的婆婆终于松口,答应孙娘子改嫁。
订亲那天傍晚时候,一大群人涌去仙家岗,把原本给齐云天修的墓平了,墓碑敲碎,免得不吉利。村里摆了数十席酒,全是孙娘子打主力做的菜。大家多是穷人,不需要案桌,放满菜肴的草席从村头一直铺到村尾,热闹得很。
“原本子音知道了你和皇姑母的事情,是不让我来的,早听他劝就不会这样冒失了。”东宫一副天下太平的样子,自顾自踱开去,道,“说实在的,思前想后,觉得皇姑母不是秦晏中意的类型。我还以为你与皇姑母私下约好,用这法子阻止她嫁去关外呢!”
他言出无意,吓得我毫毛倒竖。
“我不过是在琼林宴上见过长公主一面。皇城禁卫森严,哪有可能私下与长公主相会呢?”
“说得也是!”
比起表忠心,陈述硬件上的矛盾更有说服力。简单讲,就是有贼心没贼胆比拾金不昧说得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