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三关之死关(五)
“凡人饴小儿,不可露处,小儿衣亦不可露晒。”(《酉阳杂俎.羽篇》)
“小儿之衣不欲夜露。”(《玄中记》)
2、禳解及驱除
“故闻者,必叱犬灭灯,以速其过泽国。”(《齐东野语》卷十九)
“恶闻此鸟,命庭氏射之。”(《杨升庵全集》卷八一《鬼车》条引小说)
夜呼庭氏率其属,弯弧俾逐出九州。
射之三发不能中,天遣天狗从空投。
自从狗啮一首落,断头至今清血流。
迩来相距三千秋,昼藏夜出如鸺鹠。
每逢阴黑天外过,乍见火光辄惊堕。
“家家槌床打户。捩狗耳,灭灯烛以禳之。”(《荆楚岁时记》)
九头鸟的传说起源甚早,传播极广,在久远的传播之中,各时代各地区差异很多。要追溯其最初的起源十分困难。从现存古籍文献中,我们找到几个起源。
起源于“九尾鸟”
《广韵》:“鸧鸹,《韩诗》云:孔子渡江,见之异,众莫能名。孔子尝闻河上人歌曰:‘鸹兮鸧兮,逆毛衰兮,一身九尾长兮。’”
有时馀血下点污,所遭之家家必破。
民间关于九头鸟之禁忌
由于九头鸟是一种凶鸟。民间对它畏惧有加,于是有种种对它的禁忌和防御它的办法。
1、禁忌
“豫章间养儿。不露其衣。”(《水经注.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