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永乐大帝 > 第二十二章 评书

第二十二章 评书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朱棣好不容易止住笑,揉着胸口指着马骐道:“你这阉货……快滚出去,不打嗝了再进来。”

见马骐掩着嘴慌慌张张往外跑,临出宫门又是一声响亮的“呃”,惹得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说话”节目暂时中断后,朱棣突然想起一件事,不由陷入了沉思。

同为《明史》上记载了名字的太监,郑和这个名字流芳百世了,马骐却属于遗臭万年的角色。

永乐十五年(1417),内官马骐到交趾采办,大索境内珍宝,弄得“人情骚动”。第二年正月甲寅,交址黎利反。黎利造反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他九岁的女儿被马骐携归明廷以充宫婢然后病死在内地肯定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地原因。

“周武虽然读书不成,但并不是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就吃的傻子。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周家二少爷原本就是性格豪爽、江湖习气很重的人。到了关外后,很快就和底下的移民打成了一片。在那些移民中,与周家二少爷关系最好地一共有三个人,分别是小猴子、章老2、钱十三。”

“周家二少爷吩咐灶娘办了一桌酒饭,然后请这三个朋友来。开席之前,周家二少爷端起酒便开门见山,说自己要出征了。需要几名扈从。然后就许诺当扈从有什么好处,比如说可以减免一部分税,比如说可以分得战利品等等。”

“前面说过,那小猴子、章老2、钱十三都是穷苦人家出身。而且移民初期条件又相对艰苦,满桌子酒肉摆在面前,哪里还忍得住?周家二少爷话音刚落,仨人立即拍着胸脯答应做扈从,然后把酒往嘴里一倒。甩开了迎风地膀子,举起了旋风的筷子,托住了大牙,垫住了底气,抽开了肚子头儿,撑开了腮帮子。吃地鸡犬伤心,猫狗落泪……”

“辽东那地方冬天冷得邪乎,做好的饭菜随便放个五天八天的也不会坏。周家二少爷原本想着多做些菜摆出来可以撑场面,哪知道这仨人竟这么能吃?!还没等他回过神来,桌子上就一片狼籍只剩下骨头鱼刺了。周家二少爷望着那几个吃货发愣,章老2心满意足地伸欠着打个饱嗝儿,说道:‘呃……舒服……呃……老爷……呃……对我们……呃……这么好!……呃……我们自然……呃……不会……呃……’”

马骐连说带比画,打一个“呃”儿身子耸动一下。见他学得维妙维肖,朱瞻基和咸宁公主乐得咯咯直笑,皇后、太子妃和公主们掩起了嘴。太子也笑得别转了脸。朱文圭还弄不懂这有什么可笑的。左看看右看看,见不仅大人们在笑。连基基哥哥也咯呼直笑,于是便心安理得地跟着傻乐起来。

永乐十七年(1419)八月,中官马骐激交址刈安土知府潘僚反。

永乐二十二年(1424)十月,内官马骐伪传旨谕翰林院出敕。再次往交趾闸办金银珠香。明成祖得知后,怒曰:“朕安得有此言,卿等不闻渠前在交趾荼毒生民乎?交趾自此人归,人方如解倒悬,今又可遣耶?”

可以说交趾的独立,马骐“功”不可没。

这个家伙显然死有余辜,然而朱棣并没有提前杀掉马骐。而是将之任命为东厂提督。因为朱棣知道,东厂这种机构将来必然会惹得儒生们极度反感。而景秀地策论通过后,东厂提督大约会成为这个政策的第一个祭品——反正马骐迟早是要被杀掉的,那么让他的死亡变得有意义岂不是更好?

要说呢,马骐一而再、再而三地惹出那么大地麻烦却没有被明成祖杀掉,其原因也很简单:这个家伙确实很会讨人欢心。

朱棣不禁微微点头。马骐模仿打嗝还真是象,打得是又响又脆……可他怎么还在不停地打嗝?

正疑惑着,却见马骐苦着脸向朱棣跪下。

“……呃……呃……奴婢……呃……呃……呃……该死……呃……”

马骐那窘迫的表情生动地表达了一件事:这家伙因为摹仿打呃太认真,结果真的打起呃来。

弄明白了事实的真相后,咸宁公主捂着肚子笑得瘫在椅子上;朱瞻基笑得前仰后合,差点从椅子上摔下去;朱高炽自恃身份不能象小孩子那样失态,但是眼前地情景实在令他忍俊不禁,因此连眼泪也笑出来了。大人发笑总是有原因的,但小孩子却不然。朱文圭仍然没弄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这并不妨碍他开心得手舞足蹈。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