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曾阿牛变成张无忌
除开杀官造反这种事。民间拥有武器还是很有好处的。一是与异族战争时,若是缺乏兵源。那便很容易从民间补充。二是普通百姓拥有武器后,贪官污吏自然会收敛一些。美国枪械协会有一种观点:普通百姓拥有武器才能维护民主自由。这种观点或许只是枪械协会为了自身生存而想出来的口号,但朱棣认为它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凭明朝如今的情况,朱棣固然不会发神经去宣扬民主自由,不过当百姓拥有武器时,官府以及豪强的压迫正常情况下显然不会超过极限。
……
“本官听皇上说过,准备颁布《军户考核办法》。”
杨荣目瞪口呆地望着朱棣。作为文渊阁学士,杨荣清楚地知道朱棣颁发的除了密旨之外的所有圣旨。所谓的《军户考核办法》之前杨荣根本就没听说过,很显然,皇上这是为了解决眼前的事情而特意颁布一道圣旨。
想明白其中的缘由后,杨荣赶紧凝神细听——他是唯一跟着皇上身边的内阁学士,拟旨的事情自然非他莫属。若是现在不仔细听,等会儿拟错了旨意可不是闹着玩地事儿。
“例如考核弩兵有两个项目:即射程和命中距离。射程,士兵必须达到一百二十步,以射十二箭六箭达标为合格;命中距离五十步,以射十二箭六箭命中为合格;其他各军兵种各有规定。考核中表现优异者给予奖励,不合格者给予处罚。这些其实都是题中应有之义,洪武六年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六部联合议定军队大练兵的管理办法也是如此。皇上所做的改动有两处。一是考核地点,二是奖惩的处理办法。”
“洪武年间。每年各卫所必须抽调兵员的五分之一进京进行御前验试,距离京城较远的各卫所由兵部派员到都司所在地集中监督进行,逐年轮番更替,五年为一个周期。然而当今皇上却授权卫所自行考核,免除了军士跋涉之苦。”
第四章曾阿牛变成张无忌
“大胆!”
“放肆!”
“还不跪下认罪!”
护卫们七嘴八舌地呵斥着阿牛,朱棣却摆摆手,和颜悦色地对阿牛说道:“阿牛,你听本官说,本官这样劝你是有道理的。\www.qВ⑤、com本官呢……本官是……”
“至于说奖惩的处理,则是凡考核合格地军士都奖励六百文,而每个卫所中考核成绩靠后的一百名士兵。无论考核成绩是否合格,均需接受非军户地挑战。若挑战者获胜,则获得被挑战者的军籍。”
若是靠卫所士兵去进京御前验试才能保证军队的战斗力,想一想,全国有两百万军户,五分之一便是四十万,去掉距离远的,就算只是二十万吧……每年二十万军队从全国各地到京城参加考核。消耗的粮草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所以,朱棣决定取消这种常规性的劳民伤财的事情(反正历史上这种劳民伤财地考核制度也逐渐消失了),而是将希望寄托在相对独立的宪兵系统上。宪兵系统的存在,应该能够保证卫所中考核的相对公平吧?
至于说考核落后者必须接受非军户的挑战,那自然需要放宽对民间习武以及拥有武器的限制。
民间习武之风盛了,而且还允许拥有武器。私下械斗的风气必然大涨自不必说,大约在必要的时候杀官造反地念头也更容易出现在百姓的脑海里。然而对于这一点,朱棣却毫不在意。
杀官造反这种事,除非确实是活不下去了,否则普通百姓是不会考虑的。如果普通百姓确实已经活不下去,由于屁股决定脑袋,所以朱棣的想法很简单很直接:镇压就是了。反正明朝已经开始步入了热兵器时代,而使用热兵器战斗对于物资储备以及后勤的要求更加严格,想必正规军能够很轻易地镇压农民起义。若是各地起义此起彼伏,军队手忙脚乱地镇压不完。那么这样的朝廷被推翻也是应该地。
朱棣转过头目视杨荣。
见朱棣不说正经事了却只管盯着着自己,杨荣不由一愣。若是换了别人,多半猜不出朱棣的心思。但杨荣心思灵动,一眨眼的功夫心中便蓦然升起一个念头:该不会是这位爷连自己假扮的身份都不清楚吧?不过也难说,这位爷微服出巡之前准备的假身份太多了,他说不准是忘了。
杨荣赶紧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模样上前一步。
“好叫诸位知道,我家大人乃是当今天子御笔亲点的佥都御史毕公讳夏大人!”
朱棣满意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