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永乐大帝 > 第十二章 皇庄

第十二章 皇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朱棣想了好半天,脑中突然灵光一现。

之前朱棣便产生了建立“大明皇家银行”的念头。这么长时间过去,基本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

朱棣沉吟着说道:“杨荣,你也知道朕准备成立大明皇家银行的事。朕看可以这样办:由银行贷款给小户,帮助他们偿还历年拖欠赋税。如此一来,便不会造成小民小户为了偿还历年欠税而砸锅卖铁、倾家荡产的情况。”

“民间借款年息大多在四成以上,大明皇家银行只取两成的年息,而且可分十年偿还,因此还债地压力也不至于压得小民小户喘不过气。”

听了这些话。杨荣的心头顿时一轻。他思维灵活,所以对于银行这种新生事务并不反感——或许杨荣把银行当成钱庄了也说不定。

第十二章皇庄

河岸边上,几只水牛正惬意地吃着水草。//Www。QΒ5。c0m//一群光屁股小孩在一旁嬉笑打闹,跳进浅水里打扑腾。看着这副太平祥和的景象,朱棣的眼睛都笑得眯了起来。

眼角的余光看见杨荣正蹙着眉,一脸怔忡的模样。朱棣于是笑问道:“杨荣,你怎么皱着眉?是不是和家里爱妻分别这么长时间,心中眷恋?”

饶是杨荣并不道学,却也仍然被皇上的打趣臊得面红过耳。杨荣咳嗽一声,一本正经地解释道:“皇上,我是在想江南百姓历年拖欠的赋税问题。”

对于林海的酷吏手段杨荣并不反感。相对于林海所学的法家,杨荣更推崇兵家——唯求胜利,管他用什么手段?但杨荣毕竟是目前唯一跟在朱棣身边的内阁学士,很多事容不得他不多想细想。不仔细思索倒也罢了,想得越多杨荣却越是不安。虽说杨荣是个豪气干云的性格,但昨晚思虑太深,竟是一夜无眠。

杨荣略微默谋了一会儿,提出了一个问题。

“若银行为了获得更多的好处,不需要借贷的对象,银行利用其特殊地位而强制借贷;需要借贷的对象,却因为太过贫穷而没有足够的偿还能力。因此不贷。这该怎么办?”

杨荣的疑虑并非无因,历史上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之所以失败,这个现象便是其主要原因。

“林海雷厉风行,必定可以解决大部分拖欠的赋税。可江南虽富,但今年四月苏、松、嘉、湖四府毕竟遭受了水患。更何况拖欠的赋税是历年积累而来,数额也不小。大户或许卖掉家中余粮便可偿还拖欠赋税,但小家小户的家底却薄,恐怕得卖掉田产才能偿还拖欠赋税。若是林知县的手段过于激烈,微臣担心激起民变啊。”

杨荣所担心的事朱棣自然早已想到了。只不过,若是压制林海地积极性。下面的官吏免不了会揣度皇上的心思,于是越发不尽心解决拖欠赋税的问题。明太祖虽然严苛,但那只是针对官员,对于普通百姓却很宽容。建文帝更不用说,在位期间甚至革去江南苏松重赋,并且解除了苏松人不得做户部官的禁令。若是朱棣也以宽为政,那么后世子孙自然更不用做什么指望。就等着两百年后因为财政无法支持战争而亡国吧。

所以,朱棣顶多只能尽量想办法避免激起民变。却不打算阻止立功心切的林海行苛法追缴欠税。

怎么尽量避免激起民变呢?

难道说下圣旨只收大户而不收小户拖欠的赋税?这肯定不行!若是这样做,与不追缴拖欠赋税并没有本质地区别。目前全国拥有田产超过七百亩的大户不过十多万,所谓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朝廷真正地税收来源其实还是小民。若是放开这道口子,所谓的追缴便根本没有意义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