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卷五第十二浩劫之后]
停下脚步,于睿转回身。远处有沙尘滚滚,只能判断出来人有马,却看不出究竟有多少人。看了一眼身边的上官博玉,于睿拔出长剑。“清虚弟子随我留下,其他人继续走。”
“师妹!”一把抓住于睿,上官博玉一直高悬的心再一次狠狠颤抖。
“师兄,你是下一任掌门。”微笑着挣脱上官博玉的手,于睿突然觉得轻松了许多。活下去的责任太沉重,而她,也许聪慧过人,并不是那么坚强。
于睿的理由太理智,上官博玉找不到任何反驳的话。可是,他已经丢下了两位师兄,难道现在还要丢下师妹吗?怔怔的看着于睿领着清虚弟子迅速奔向队伍最后,上官博玉拼命忍着即将滑落眼眶的液体。师父,为什么要是我?
“……阿睿!”
被如此直接的数落,吕洞宾却没有觉得恼怒,抬起手拿袖子胡乱擦了脸,黯然道。“你说得对,我什么都做不了,唯有一哭。可惜,哭偏偏是最没用的。”仰头看着夜空,吕洞宾觉得方才像是要淹没自己的悲痛一点点沉淀。“那你呢?你却连哭都不肯为他们哭。时至今日,我越来越不知道,你究竟是太有情还是太无情了。”
“有情如何?无情如何?情能免他们一死么?”冷冰冰的语调,可那女子眼底却流转着浓郁的嘲讽。
“不能。”老老实实的回答,吕洞宾似乎明白了什么,又似乎更迷惑。看了一眼那女子,以及她背后的坟冢,终是转身。“到时候了,我也该走了。”
静静的看着吕洞宾向着他来时的方向走,看着那苍老的身躯逐渐隐没在夜幕中,女子心知这是自己最后一次看见吕洞宾了。这位享誉江湖甚至在朝堂上都有一席之地的老人,此刻却是和一个普通的老头子没什么区别,面对现实一样的无能为力。不过,这样一场席卷天下的劫数,无能为力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何况,吕洞宾也同样不能超脱,同样要变成一个淹没在历史中的名字。抬头,看着星光闪烁的夜空,轻笑。“天道之下皆蝼蚁,有情无情,又有什么区别呢?”
————————————————————————
龙门荒漠——
风沙渐狂,于睿同上官博玉并肩而行,领着百余弟子在荒漠里默然前行。身上的白色道袍早已不复洁净。有凝固的血迹,有尘土泥沙,独独没有泪痕。留在纯阳宫为他们争取时间的两位师兄会有怎样的结局,聪慧如她自下山那一刻起就已经猜到。可是,那又怎么样呢?师门浩劫无法避免,师父的命令她不能违背,也必须有人将师父的心血传承下去。纵使心痛如绞,也必须昂起头挺直背脊带领着身后的弟子们向前走下去。
没有人说话,没有人喊疼喊累,百余人就像是会移动的木偶,只知道往前走。不能停,不能后退,因为他们背负着整个纯阳宫的期望。努力的活下去,活到战乱结束,活到重返华山,这是他们必须做到的事。得把仇恨和悲痛都放在心底,深深的掩埋起来,直到有一天踏上重返师门的路。
于睿忽然想到,那时被驱逐的明教,是不是也曾这样在沙漠里默默的前行?逼迫着自己不去想死难的同门,逼迫着自己竭尽全力活下去,好为师门留下一线生机。呵,这算不算是天理循环?他们曾经是驱逐明教的一份子,而现在,却不得不踏上明教曾经走过的路。想起龙门血战时昏迷在黄沙上的卡卢比,于睿想,或许再也不会相见了。
“于师祖,后面好像有人在追我们了。”忽然有弟子冲到于睿身边,带着焦急的神色,语气不安。尽管下山时已经将追赶的狼牙杀尽,可谁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有追兵,毕竟山下到处都是狼牙的探子,保不齐就有人发现了他们的行踪。距离玉门关还有很远的路,若是真被追兵围上了,那就真的祸福难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