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讲学于芝罘
王侗每日吃面包也是吃的够够的,换些口味也挺好。
“自便,可也!”
“多谢公子。”
黄单大喜,随即命两个年纪最大的少年下山,途中少不了叮嘱不少话语,两个少年连连点头,其余少年皆是羡慕的眼神看向二人。
山中生活烦累、枯燥乏味,让他们想起以前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
二少年下山,黄单继续领着其余少年去采摘野菜、野果,只有两三妇女看着几个还在襁褓中的孺子跟刚会跑的少年。
“公子,老朽想派人下山一趟,看看家中是否还有活着的人?”
黄单说起家中人不由老泪盈眶,他依稀还记得带领族中少年出村时族长跟儿子还有族人诀别的眼神。
黄巾复起,连县城都被攻破了,他们这些小聚落还有幸可免吗?
他们能做的就是带族中少年存活下去,让他们黄氏一族的香火不至于断绝。
黄单带领少年们开荒、耕种、采野果、野菜,交给他们自己会的一切,黄单看着少年们一个个娴熟起来,脑海里挂念族人的念头再也压制不住。
妇女连襁褓中的婴儿都看顾不来,何况那些刚学会走的少年,因为好奇四处乱走,急得两个妇女满头大汗,依然制止不住好奇的少年们。
修士最重要的修炼就是讲学,整治威仪、陈明礼让。
陆浑山胡昭、管宁、邴原皆因学生众多而不赴征召,又为山匪所敬重,如果王侗想要在这乱世活命,名声不可不扬。
王侗看着这些嗷嗷待哺的少年萌发讲学之心,改变世界得从改变人开始。
黄单今日早早归来,带着少年给王侗贡献十几枚野果,虽然王侗有粮食吃,可是这是黄单他们的心意。
芝罘山,黄氏族人曾来避难过不止一次,按理说他们黄氏才是此地的地头蛇,可是王侗比他们来的早,最重要的是少年在来的路上为躲避山匪,丢弃所有粮食,没有王侗接济,他们就得饿死。
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黄单想下山,自然要找王侗商量,万一少年们下山引来土匪怎么办?
有汉一代,忠孝最重。
黄单可不想落个不仁不义的名声,最主要的是王侗是读书人,士族自一出现就受百姓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