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8章 有惑
如果先问天上仙的不是景国人,他就缄言守道,不使人知楚问仙。
爷爷的谋局风格就是如此,每一种选择、每一个细节,都要考虑周详。哪怕只是他这样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来到朝闻道天宫求道,爷爷都要替他考虑到方方面面,诸如甲乙丙丁各条路,条条都说清楚怎么选,就算派个傻子来,只要照着命令做,也误不了事——怕只怕有点小聪明的,有自己的想法。
坐掌章华台,而事事亲为,事事繁细。一生如此难免见疲,为国尤其伤神损意。
哪怕现在又增补十二枢官,分担章华台压力,爷爷的情况也不乐观了。朱虞卿、李蘅华他们,更像是一种交接……
诸葛祚不愿细想。
诸葛祚更不觉得自己有轻慢的资格。
他在观察龚天涯,观察于羡鱼,观察范拯……观察他未来的每一个对手。
他当然也不会忘记,临行前爷爷所说的重中之重——
那即是原野所问,在座求道者都十分关注的“天上仙”!
是的,楚国之星巫,也问“天上仙”。
他自是相信爷爷的智慧,也仔细思考爷爷每一个选择背后的深意。
在原野提问天上仙之时,于羡鱼有所触动——尽管她掩饰得很好,但未能逃过诸葛祚的眼睛。
很明显,于羡鱼就是爷爷所猜测的,景国那边大约要问天上仙的人。
事情在这里就有趣了!
好像那些真正的智者,或者说对这个世界有某种程度认知的人,都笃定姜望在天道深海里洞察了什么。
在进入九格考核前,爷爷跟他说,论道殿座次是三十六,宜晚不宜早。
如果此次问道进程过半,还没有人提及“仙人事”,诸葛祚就需要站起来问一问姜真君,天上是否有仙!把姜望的答案,带回章华台。
如果其他人已经先一步问了,他就绝口不提此事,仔细观察诸方反应。
如果先问天上仙的是景国人,那他就可以在之后的时间里,找机会问一问自己想问的道途——星巫自然有规划,早慧如诸葛祚也有自知,但今日姜望这个名字,即便放在星巫旁边,也璨光不掩,自能剖石见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