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征伐天下 二百一十三章 曹操出手
“以诸葛亮、庞统等辈之智,若无一定把握决冰州鄂草举兵。”程男今年七十有二,古稀!年,却依旧以联州利,为曹操所倚重。“想走出了变故才对。”
“莫非是平蛮时日超长。”刘备军北线无大事,漏子当走出在南线,陈群不由得想到了南征大军途中易帅之故。虽然平蛮前后仅用了不足七个月,时间短的令人惊诧,可自己等人在得知易帅之时,不是就下过定语短则两月,长则三月,入冬前当可定蛮。“彼军易帅时,刘备军已经踏足蛮境。当时我等得报,具言二三月内刘备军可平蛮域。但谁曾想那孟获丢了老巢后,还硬是拽住了诸葛亮三个月,使之直到腊月才返军成都。”虽然让刘备军多消耗了三个多月的珍贵粮草,陈群很是高兴,可他还是不解孟获老巢根基都丢了个精光了,空留一个蛮王头衔,如何又连连从别处借来无数兵马与刘备军为敌?
陈群的想法让在场众人一阵沉默,说起那场都丢了面子的定言,他们虽都有些不解,可却也乐的看刘备军到霉。刘备定川才两年,时间短暂,储备自然就少,尤其是行军打仗必不可少的粮食。
南征部六七万人三个多月返军路上的粮草,当是在二十万担左右,放在如今的陇西北线足可支撑张飞两月之久。
“承相”就在众人沉思中司马懿站了出来,“若信报属实,当真有如此多辆马车随上庸民户返回。那么夏粮收获之前,由上庸至汉中,最多运粮可达二十五六万担,抵到汉中的粮草也就是在十七八万左右。”他却是在听到马车数目之后,就在心中开始了估算。
孙资,字彦龙,太原郡中都今平遥人。幼时三岁丧双亲,由兄姓抚养成*人。长成后入洛阳太学,同郡王允赏识其博学多才,举荐为县令。后其兄为人所害,孙资刺杀仇敌后携家眷避居他乡。
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其友贾遥为曹操谋士,招引推举遂效力其帐下。先为功曹,后任计吏,参承相军事,今为秘书郎。
刘放,汉广阳顺王之子西乡侯刘宏之后,涿郡方城人氏。先在本郡任官,后依冉渔阳王松,劝王松归顺曹操,因书信文词华美,为曹操欣赏,遂招为司空府官,魏国初建之际与孙资俱任秘书郎。
曹魏一方的智谋之士。如今都竖直耳朵去细听着孙资的念白。目光集中在孙资手中所捧的一封书信。
从去年末时起,南征蛮夷的刘备军随行车马就开始不住的向汉中转移,而在一月下旬,上庸方向有大批粮草运抵汉中,约么不下两万担。稍后,迁往汉中的大量车马随之前运粮民户返回上庸。
很平平的一封信,语言丝毫不见生动,可里面一个个详实的数据却让荀攸等人无不皱眉。
“上月初十,襄阳拨调粮草三万担入上庸;本月初三,襄阳处第二批粮秣五万担发上庸。”孙资念白刚落,刘放随之补充道。
“承相,当是川中少粮。”荀攸相当肯定的说道,心中是暗自砸舌,从荆州调粮入汉中,这手笔着实让人开眼。
曹操两眼眯缝成了一条线,脑子里转了个不停,“马弗已经拨给了刘备三个月的粮草,汉中粮秣应该足以支撑才对,何以此刻要费这般周折从荆州调粮?”今日刘备不比当年,手下有的是人才。他才囤积两年即敢南猛的伐,当是周全无忧、庙算无虑才是,可现在看来怎么却像是在不惜代价的补漏子。
“诸葛亮生性谨慎,庞统、法正也是国之大才,难不成他们算漏了什么,致使”中粮草短缺?”曹操疑惑的询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