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少年蒙学(上)
王夫子跟着又走进另一间学堂,这里是年... -->>
“哪里,哪里,鄙人才疏学浅,能有一席之地舌耕便已不错。”
双方客气了几句,丁大胜便把丁睿往前一推道:“这便是小儿三郎,大名丁睿,今日上门便是请夫子授艺,还请夫子多多赐教。”
丁睿圆溜溜的眼睛望着这个两鬓已有些斑白、眉眼慈和的老夫子,心想着他该不会打我手心吧。
想到此处丁睿连忙上前行礼:“夫子好,小子名叫丁睿,定然乖乖念书,求你不要打我手心。”
王夫子看到这个乖巧的孩子笑了,摸了摸他的头便道:“只要你听从夫子的指点念书,勿要偷懒,便不会挨打,你明白吗?”
他家境贫寒,偏生又不愿接受招募去衙门当个书吏,平日里饱一顿饥一顿混了很多年,后来在丁大胜举荐下来到吴山村来教授小童蒙学。
王夫子对这孩童蒙学不抱什么指望,只是混碗饭吃而已,冥冥中却让他遇到了丁进文这块璞玉。
作为一个有傲骨的书生,本是不大瞧得起商贾之家的子弟,嫌他们满身铜臭。
可丁进文不是这般,他颇有天分,七岁蒙学,一年时光便将蒙学的三本册子背的滚瓜烂熟。
现在王夫子已经在传授他四书中的《大学》,看着丁进文努力进学心理便很是宽慰,自己屡试不中,这学生若是中了进士他这夫子脸上也甚是有光。
丁睿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只要不挨打,什么都好说,不就是念书而已,小子我绝不偷懒。
王夫子便让丁家夫子和林贵平稍候,他得先安排两间学堂的孩子们温书。
王夫子迈进学堂,数了数人没少,十余个孩子都老老实实的坐于堂上。
他对着孩子们说道:“汝等先暗诵《千字文》昨日所学的那一段,如果暗诵不出来或是不认字,小心老夫的戒尺。”。
学童们正了正身子,朗声齐答:“谨尊夫子训示。”
王夫子从灶屋里吃罢早饭出来,看到丁大胜和林贵平带着丁睿前来,便迎上前去。
丁、林二人连忙叉手行礼,口称:“见过夫子。”
丁睿双眼一瞟,也学着大人的模样拱手致礼。
王夫子笑呵呵的还礼,说道:“丁员外何必如此客气,老朽在此多蒙你的照顾。”
丁大胜道:“夫子才是客气,你堂堂举人来我等小小村学舌耕(教书的意思),实在委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