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田种良缘 第13节
见到杜晓瑜手里拿了不少东西,丁文章忙过来搭把手,“妹子,给我吧,我帮你拿过去。”
搭顺风车已经很不好意思了,杜晓瑜哪好得再麻烦他,摇摇头笑着说,“不用了丁大哥,我自己能行的。”
“听听,见外了不是。”丁文章说什么也要帮她拿,杜晓瑜只好把手里的包裹都交给他。
全是包好的,看不到里面都放了什么,张婶子担忧地问:“小鱼儿,李家是不是要提前办喜事了?”
原本成婚是好事儿,就算问的人也该露个笑脸,可是杜晓瑜这么扫了一圈,坐上牛车的村民们全都愁眉苦脸,一个个担忧不已。
天色已经不早,杜晓瑜不敢再耽误,抓紧时间去了布庄。
团子没有多余的衣服和鞋子换可不行,如今有钱了,自然要第一时间把小家伙身上紧缺的东西给添置齐活才行,在她的努力下,“吃饱”基本不成问题了,现在该轮到“穿暖”。
进了布庄,杜晓瑜一问才知道这里最便宜的细棉布是潮蓝布,一匹三钱二分,粗布倒是便宜很多,几十文就能买到一匹。
来布庄的路上,杜晓瑜找人打听了一下,她身处的国家叫大魏,现在是多少年她没记清楚,不过已经能肯定这并不是她那个时代魏晋时期的魏,而是她认知的历史以内根本不存在的朝代,官方定价一两银子等于一贯、十钱银子、一百分银子、一千文钱。
那么,一匹潮蓝布三钱二分就等于三百二十文钱。
杜晓瑜心中一暖,看来白头村淳朴热心的村民还是有很多的,她笑道:“没有的事,婶子宽心,我今年才十三岁呢,还不能成婚。”
一两银子一千文,买一匹布就得去掉三分之一,这下,杜晓瑜终于知道白头村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舍不得扯布做衣裳了,除非是过年才舍得买一两匹回去,而娃多的人家是不可能给所有孩子都做新衣裳的,总是大的穿旧了给小的穿,新衣裳就给大的做,若是还有边料,才给小的做个夹袄裤子什么的,至于大人,常年四季也就那么两套换洗的衣裳,实在破得没地儿补了才不得不割肉做一套。
杜晓瑜毫不犹豫买下了一匹潮蓝布、纳鞋底做鞋帮要用的料和针线,出了布庄又去小摊上请师傅吹了两个糖人给团子拿着,再买了些果脯之类的零嘴包好,这才去镇口找丁大哥汇合。
这一圈逛下来,她身上还剩六百二十文钱。
第013章 、误会,赔钱
丁文章已经买好了东西在牛车上等着,杜晓瑜过去的时候,见到早上来的那几个村民都陆陆续续地过来汇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