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魏晋 第128节
如今北方是三季轮换之田,棉花收获后,便种豆类,轮换交替,否则太耗费地力,玩家们已经研究过了,古代的棉花产量不过一百多斤,吸肥力远不如现代能产五六百斤棉花的良种,只要施好农家肥,第二年种豆,便能维持耕作。
而冬麦如今已经渐渐成为北方的主食,麦的种植范围要高过粟,以前推广不足,是因为这东西真的割喉咙,而在石磨推广后,就不再是问题。
他肆意骑行在田间的小道里,意气风发,宛如玉树游龙。
当年在潞城外求生的少年,如今已经一位顶顶的好男儿,且弱冠之际,就已身居一郡太守之职,更是渤海公嫡系,真真是走在了北方诸人前边,让人又羡又嫉。
崔涞正欲回府,便见前方横立着一马车,堵住去路。
“荒唐,以色示人,此乃妄念,非佛本意”
“额,前边的,若人人都心中有佛无妄念,早就证道如来,不需传法了”
“就是,魏晋时代,长得好看就是真理,就能通行”
“爱看看不看滚”
“这么俊俏的大师,我终于知道妖精们为什么馋唐和尚的身子了。”
他正要要求去方让路,便见车帘一掀,走出来一名三十五六的儒雅中年文士。
崔涞瞬间神色大变,差点掉头就跑。
……
府邸里,年轻的崔太守一边殷勤地给人倒茶,一边略带埋怨道:“父亲亲自前来,怎地不说一声。”
“前边的擦擦口水”
-
赵浮屠化缘的事暂且略过,北方的事情中,他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件。
十月,北方的天气已经冷了下来。
渤海郡的麦苗已经种下,崔涞一身劲装,骑在马上,观看着一片片的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