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改革
苏信坐下来,手指有节奏的敲着桌子,说道:“刘老板说的很详细,长乐坊的衰败根本上就是因为两个字:地域。
说到这里,苏信忽然话锋一转道:“说到例钱,今天我还真有点事情想跟大家商量一下。”
因为地域远,在双方的规模、装修都一样的情况下,客人的确很少会舍近求远的,既然如此,那大家为什么不想着改革呢?”
一听苏信这话,众位老板不禁在暗中想道,别人欺负我们?你们飞鹰帮不欺负我们那就谢天谢地了。
“改革?拿什么改革?”
两边的情况都差不多,大家自然选择离家比较近的地方,而不是坐着马车颠簸半个时辰来长乐坊这里。
现在苏信来了,这位苏老大虽然看上去年轻和气,但恐怕胃口也不会小的。
要不是靠着些念旧的客人经常来玩,恐怕长乐坊就连最后的快活林都保不住。”
后来换了刘三刀,这便成了五十两。
在场的众多老板也是点了点头,他们都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自然也知道是怎么回事。
“刘老板客气了,正所谓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拿了诸位的例钱,我们飞鹰帮又岂能让别人欺负到你们头上?”
黄老板嗤之以鼻:“我们这些店面现在的规模,已经差不多算是常宁府内最大的了,即使再投入资金装潢,也不过是稍微能好一点而已。
“呵呵,苏老大客气了,以后咱们可是还要靠苏老大您为我们保驾护航呢。”醉月楼的刘老板也笑呵呵的应道。
这么一点的优势,根本就无法引来大批量的客人,到时候我们自己恐怕连装潢的钱都赚不回来!”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以前青竹帮管理快活林的时候,这例钱是三十两一个月。
可以说他们是成也因为长乐坊,败也是因为长乐坊。
其实他们也想到了,苏信今天把他们都召集起来是要干什么,无非就是为了一个字:钱。
等到大周朝迁都后,一些精明的人已经在昌德坊等靠近中心的坊市买地建楼,等他们反应过来时,那里就算是建一个茅房的地皮都没有了。
听到苏信这么说,众位老板同时在心中暗道:终于要进入正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