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欢喜悲忧过大年
肖家的女人们忙着剁馅、和面、包饺子,海子也凑过来帮忙。肖姥爷沏上一壶浓茶,慢条斯理地一口口喝着,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舅舅不时地里外走一走,张罗着发纸时的用品。跑出去玩的大柱子和妹妹这时也回来了,一边帮着大人往盖帘上摆饺子,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出去玩时的见闻。
“这孩子长大了不能勤快了,摆饺子都躺着。”舅妈一边给大柱子做着示范,一边说。
“三姨,多包点钱,我好多吃几个。”大柱子说。
“给我包一个带记号的,我也吃。”小铁蛋要求。
“包,都包,钱都洗了,八个呢。包管你们都能吃着。现在包的饺子是放到外面冻着的,留着初一早上煮,包完了再包年下黑吃的。”肖姥姥解释说。
当农家一年中最丰盛的饭菜摆上桌时,肖姥爷和舅舅也回来了。肖姥爷又在供的祖宗前插上香,烧了几张纸,领着大伙在祖宗前磕完头,才和肖姥姥一起坐在摆放整齐的桌子正位。晚辈们跪在地上一起给两位老人磕头后,才上桌一起吃饭。
“来,大伙都喝点酒,过年啦,海子也喝点,活血。”肖姥爷让三姨给大伙倒点酒。
“姥爷,我也喝。”大柱子端起碗让三姨倒酒。
“你不能喝,小孩子喝啥酒呢,吃肉。”肖姥爷笑呵呵地说。
“少尝点也行,过年春天得让大柱子去上学了。”三姨一边倒酒一边说。
包完饺子,还剩下一点面和馅。海子知道那是有意剩下的,肖姥姥说剩皮来年有衣服穿,剩馅来年有饭吃。农家过年讲究很多,就连说话都不能说‘没了’等不吉利字眼。
肖姥爷喝足了茶,站起身下地说:“看看啥时候了,是不是该发纸了,抢前点。”
“上学还得花钱,咱上得起吗?”肖姥姥说。
“怎么上不起,一家人供一个孩子还供不起。咱家几辈人都不识字,大柱子咋也得让他识几个字。”三姨坚持说。
“以后再说吧。今天过年,咱们一起碰杯!祝新的一年全家平平安安,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肖姥爷端起碗,在全家人的祝福声中一饮而尽。
此刻,一切的不顺和烦恼,一年的劳碌和痛苦,都在这融融的气氛中淡去了,一家人尽享这幸福欢乐的大年。
晚上,家家户户都点起了比平时多的灯,有的人家连平时的油灯都不点了,奢侈地点起了蜡烛。许多人家在大门上挂起了红灯笼,在院子里的墙头上点起了冰灯。整个村庄比平时亮堂了很多,显示出浓浓的年味。孩子们在大街上尽情地嬉闹,走东家串西家地玩着,品评着谁家的灯亮,谁家的福字和挂钱多,谁家院子和门前装饰的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