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白茹雪的参与
谢东连连点头,拿出手机看了看,发现白茹雪二十五分钟之前竟然就已经发来了照片,也就是说总共才想了五分钟。
谢东扫了一眼照片,顿时愣住了,因为白茹雪不是像谢东一样,把当地用“某”代替,而是切切实实的写了地名省名官员名字矿难企业名字,所有都细节化,仿佛自己参与在这个事情之中,对一切都了解一样。
“我靠!”
谢东冷汗直接流下来了,这玩意新闻直播里紧急插播的,也就是说新闻在全国范围内传递开来也就是一个小时之内的事情,白氏家族在事发省份是势力真空,也就是说没有第一时间拿到资料的可能,而且这种矿难事件看起来大,但是对白茹雪来说只是一个小事而已,白茹雪真要闲着没事干去分析这个,谢东才会觉得见了鬼。
也就是说,白茹雪对当地的情况是确确实实早就掌握的,那么着就很可怕了,事发企业只是一个省级大企业,在全国这样的大厂没有一千也有八百,难道白茹雪对这些公司全都了解?
首先肯定是要罢官关场,矿难事故排查期间很可能会对部分或者整个煤矿乃至于其他行业进行重大整顿,甚至是当地要全部关停一个一个的检查开启,这样的话会造成煤价的波动,煤价的波动会造成凡是和它有关的所有企业发生影响。
官员调整人事任命,以及可能会下发到的政策文件需要预测,并且快算判断对自身的影响利弊,时间差的时间倒卖资源,等等,实在是太多了。
谢东突然发现自己也不是非常的废柴,但是这一系列的想法是不是太多了一点?看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但是放在专业人士的眼里,这他妈就是狗屁!
高中政治和历史答题的时候谢东就学会一个道理,对于大题来说答的越多越容易出错扣分,分之如果答对了地方,分条的简单解释,一步到非,那么就算你的自述非常少,少到让老师傻眼,那么该满分,照样满分!
简练,精干,这就是谢东现在要做的,否则把自己那些幼稚的分析写出来,郭振华估计会苦笑,因为谢东能想到的这些东西,随便什么人都能想到,高中生也不一定比谢东懂得少,那么郭振华给谢东开小灶又为的什么方面?
“卧槽,这他妈还真的有可能啊!”
谢东想到白茹雪经常喜欢点开各种公司的名字去查看资料研究数据,这种习惯从大一谢东认识白茹雪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现在这么多年,谁也不知道她功力多深了。
谢东把手机递给郭振华,羞耻感的背后,也有一种与有荣焉的自豪感。
谢东苦思冥想,决定宁可写的少也要写到点子上,白茹雪曾经告诉过他,在公司集团的决策圈,你可以想的少,因为决策圈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别人可以补充,但是你一定一定要说对,否则的话你的能力会受到质疑,万一公司采取了你的错误想法,最后亏损,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谢东凝重的用笔写道:“在对当地相关官僚体系了解的情况下,对可能派遣下来的官员进行分析,确定可能的当地政策。”
“当地有关煤矿产业,乃至于整个股票板块,一定会产生波动,大概率是暴跌。”
谢东想到了很多,但是写下来的却是寥寥无几,而且因为没有自信的原因,写的都非常保守,谢东最后看了一下,自己总共看出来了五条,但是几乎都是和经济方面有关系,说白了,对政治方面还是完全看不懂。
半个小时过去了,郭振华满意的抬起了头,仔细的检查了一下自己手下的纸张,像是以前做学生一样,这才微微一笑:“我们先看看小雪的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