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书院
鲤鱼化龙图案旁就是一排小字,林延潮走近了仔细一个字一个字念道。
右阙上书着,正德丙寅岁孟春吉旦立,嘉靖庚子岁孟冬吉旦修。
中阙上书着,父林元美永乐辛丑科;
子林翰,成化丙戍科;
孙林庭?,弘治已未科;
鱼牙,蛎房牙的店铺店铺间隔着风火山墙,屋脊上还镇着石兽,屋檐下大门敞着,人来人往的,临街三开间,一排的排扇门,显得气派很大。有些牙行柜台,用木栅栏隔开,开着两个小口,好像今天银行柜台一样。
渔民脚夫们抬着鱼货挤过人流,一篓一篓地抬进牙行的门里。
在柜台旁穿着短衫的伙计丝毫没有店大欺客的意思,上来帮手,抬了一程,然后才开始清点。穿着长衫的掌柜在打着算盘,一旁渔民的网首满脸堆着笑在旁声音洪亮地道:“老掌柜的,今年牡蛎特大,你给个好价钱嘛”
一旁渔民,脚夫也是帮腔:“老掌柜的,打渔人可怜,你们行行好心,少赚一点吧”
胡须花白掌柜打着算盘的手一停,斜了一眼道:“成,多加你们几个钱,搬到开间去吧”
林庭机,嘉靖乙未科;
侄孙林庭璺,嘉靖乙未科;
曾孙林炫,正德甲戍科;
林燫,嘉靖丁未科;
林烃,嘉靖壬戍科。
渔民们一阵欢呼。
一条街走下去,街面上除了鱼牙,蛎房牙,下去还开着渔网店,鞋店,豆干店,以及钱庄。整个濂浦村几乎就是繁华的渔镇,就算是民宅旁边,也很少看见身穿长衫的士子,反而是门口前一排矮凳上,老弱妇孺们坐在那,动作麻利地撬蛎壳。
真是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城镇啊,林延潮不由感叹。
抬起头林延潮看见一白色的木构牌坊,横于头顶。上书进士两个大字,显然是进士牌坊无疑。
闽地进士牌坊不少,林延潮早就见怪不怪。以往一个村,一个县城出了进士,恨不得有多少人,立多少个,最好一排挂满。但濂浦乡似乎只有一面进士牌坊,丝毫不起眼的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