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两百九十一章 转告
关系一般,如此以后慢慢的也有下僚轻慢了。
但林延潮明白的是申时行走后,这样的局面,自己迟早必须应对。
之前内阁六部一盘散沙,大家谁也统御不了谁,现在王锡爵回朝后,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六部恢复以往唯内阁之命是从的局面。
而据陈矩说,王锡爵要以建储之事为第一功,从而推翻自己皇长子皇三子先后出阁读书的建议,而改由三王并封,那么自己因政见不和下马倒也是可以理解,林延潮也未必会有多‘怪罪’王锡爵。
毕竟他要换合乎他政见的礼部尚书,来推行他的主张。但令人觉得不悦的是,王锡爵从头到尾没有与自己商量过,甚至招呼也不打一个。
正在坐堂处理公事的林延潮,这几日渐渐感觉到一丝异样。
身为衙门里的官员,对任何细节之事都极为敏感。比如说现在,林延潮可以感受到下面向自己奏事的各司官员面上虽是恭敬依然,但神情态度之间却比以往有些一些不同。
到底如何不同,林延潮一时也说不上来,但身在衙门久了,总能敏锐地体察到一二。
林延潮明白这样的变化从何而来。
正如同天子与内阁大学士的关系,决定了内阁大学士的权势一样。
那架势仿佛是告诉你,到时候等通知好了
想到这里,林延潮端起公案旁的茶盅时,倒是有些不能心平气和。左右堂吏见林延潮神色阴沉的这一幕,都是提心吊胆。
最后幸亏这样的神情在林延潮脸上只是一闪而过,他倒是笑了笑将茶盅里的茶喝了大半碗,然后长长出了一口气。
王锡爵回朝后要建储,所以第一个拿礼部开刀,一旦建储之事办成,那么他宰相的威势就会拔高到一个高度,以天子对他的信任,恐怕连当年的申时行也会不及他的权势。
内阁大学士与六卿的关系,又决定了六卿的权势。
这就称之为背景。
天子不信任王家屏,所以上下都知道他是迟早要走的。无论王家屏怎么搞好与天子关系都弥补不了。
而天子器重王锡爵,所以上下都知道他回来后,内阁权势就不一样了。
但是林延潮与王锡爵的关系,却很是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