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止是新国的资金援助,还有新国在政治上对处于孤立的法国上的支持,这种支持无异于雪中送炭,法国人是骄傲的,他们需要荣誉,现在是法国最好的时候,因为他们在大陆已经没有了敌手,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英国人却翻了脸,这实在伤害了法国人感情,法国得到了德国的工业区,同时也还得到了大量的战争赔款,又得到了新国在政治和资金上的支持,这令他们很受鼓舞。
什叶派的一个重要转机,是强年元宪宗蒙哥母弟旭烈兀受命攻占巴格达,处死回教阿巴斯王朝最后一任哈里,逊尼派主流几遭灭顶打击,群龙无,长期受压制的什叶派得到前所未有的展机遇。
旭烈兀后来经兄长元世祖忽必烈封授,建立伊朗伊利汗国,其主要谋士便是什叶派。学者们因此认为:蒙古征服是什叶派十二伊玛目宗在伊朗扎根的时代。
后来库尔德族萨法维家族在伊朗建立萨法维王朝,此时土耳其奥斯曼帝国逐渐征服了大部分阿拉伯地区,奥斯曼苏丹自封哈里,以全世界伊斯兰教正统领袖自居。
耸朗因为有和阿拉伯几的独古传统,坚持和回教辛流势力分庭抗礼,萨坛维丁刊宵布以十二伊玛目宗为伊朗国教,确立了什叶派主导伊朗的事实,同时推动什叶派在伊朗文化圈和旧有领土内不断扩展,逐渐造成今天什叶派在波斯湾的盛况。
这两个教派虽然膜拜的是一个神祗,却是水火不容,尤其是激进的叶什派,由于历史上遭受了过多的迫害,使得他们更为激进,伊本国王属于逊尼派,这令他们有些反感,当伊本试图以伊斯兰的名义组织联合军时,他们认为这支军队应该由两派共同掌管。
励年,阿巴斯人借助什叶派的力量推翻了伍麦耶王朝。但阿巴斯王朝建立后,因慑于该派影响的扩大,而对其采取了各种压制、瓦解措施,引起内部进一步分化。砧年贾法尔萨迫格死后,多数人拥护其次子穆萨卡孜姆为伊玛目,后形成十二伊玛目派,少数人则拥护其长子伊斯玛仪之子穆罕默德本伊斯玛仪为伊玛目,形成伊斯玛仪派,亦称七伊玛目派。嗣后,伊斯玛仪派聚集了激进的反阿巴斯王朝的力量,展和宣传“内学”思想,广泛进行鼓动宣传,而十二伊玛目派和栽德派则对什叶派信众
阿巴斯王朝持温和存度。
咄纪末和泄纪初,什叶派的武装起义极为频繁,伊斯玛仪派、栽德派、十二伊玛目派及伊斯玛仪派的尼扎尔派、努赛尔派和德鲁兹派等,均在武装起义中得到展;其中尤以伊斯玛仪派为最,其教义主张传播远至印度次大陆,成为什叶派中最有影响的力量。但。世纪下半叶。什叶派遭到了一系列挫折。除栽德派和十二伊玛目派尚保持一定力量外,伊斯玛仪派及其尼扎尔派均因失去已建立的政权而大大削弱。
碰年,波斯沙法维王朝兴起,什叶派开始复兴。面对奥斯曼帝国的威胁,沙法维王朝的开国君主伊斯玛仪宣布十二伊玛目派为国教,并以行政手段推行该派教义,建立宗教院校、清真寺,鼓励宗教研究,使该派在波斯展历久不衰,成为什叶派中的主流派。
由于历史根源,什叶派特别尊崇以阿里及其子孙代表的先知的亲属后代。在什叶派的影响下,逊尼派也不得不为偻马亚王朝时期遭到批判的阿里“平反”但是其在逊尼派信徒中的地个还是不能与什叶派相比。
摆在伊本面前的唯有两条路,一条是支持埃及人的独立,并且承认联合军在将来对埃及独立将有所作为。如果不同意,埃及、阿曼、也门等遭受殖民统治的地区逊尼派也将反对他,这不但会让他不容于什叶派。在逊尼派内部,也将失去支持。
伊本最终答应了欺及的请求。
而吴辰亦在会议的第二天离开中亚,继续西行。
伊斯兰的伏笔已经埋下,吴辰可以预料,这两个千年来的宿敌还会继续斗下去的,英国人要玩制衡,他吴辰难道不会。只不过吴辰的制衡手段并不只这些,不但要挑起欧洲与伊斯兰的矛盾,更要挑起英国与大陆的矛盾,地缘政治在此玄对新国是完全有利的。
法国人对吴辰的到访充满了热情,政治就是这样,还在十年前,吴辰在法国人眼里几乎是个恶棍,之后,他的形象恐怕也好不了多少,不过总算有了些起色,等到欧洲大战爆,由于新国的隔岸观火,吴辰的形象又开始下跌,如今,他的形象恐怕要比之任何人都要受到法国人的欢迎。
顺便说一下,阿里和法蒂玛所生的子女后代,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唯一后有什叶派尊崇阿里及其子孙,并不意味“圣弃”都自动成为什叶派。例如元朝名臣咸阳王赛典赤赡思丁是先知圣裔,但并无任何证据表明赡思丁是什叶派。
出于历史原因,什叶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悲情主义和所谓弥赛亚(救世主)情结,常常表现出很强的宗教热情。在卡尔巴拉朝圣期间见到的自我鞭苔和号哭,是典型例子。什叶派被认为比逊尼派激进,多半是出于这一宗教感情。
什叶派不承认阿里之前三个哈里的合法性,有额外的宗教节日,婚姻规定有差别等等。此外和逊尼派的具体宗教仪式差别不是太大。
什叶派的起源悠久,并且在回教世界的分布广泛,但是它基本上一直是个少数派,为什么能在波斯湾地区成为主导性的多数力量呢?这个问题,和伊朗历史密切相关。
伊朗和其他中东回教国家的一个关键差别,是它不同于阿拉伯文明的“先伊斯兰”文化,这一古老文化播及的范围,从埃及和两河流域,一直延伸到东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