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 第382节
整条御街,从宣德楼一直到南薰门,全部清空,作为今天观军的通道。第一批两万人,从南薰门入城,到宣德楼面圣之后,向西绕过皇城,而后一直向北,走新酸枣门出城。而后乘火车,一路去河北。今天既是检查最近整训的成果,也是向京城百姓展示新军的面貌。
御街两边挤满了人,百姓伸长脖子,看新军如何。以前禁军驻京城,每日里不知多少事情,经常招摇过市,惹出无穷事端。最近几个月,随着全军整训开始,市面上一下子平静了许多。百姓看到这种明显变化,对于新军有许多期待,都来看一看,整训完后是什么样子。
随着一声号角,南薰门外有低沉的鼓声传来。御街两边的百姓一下子兴奋起来,叽叽喳喳,说着新的军队可能的样子。州桥下面的汴河里,各种船只驻立,上面站满了人群。
最先入城的中窦舜卿,与刘永年并排骑在马上,身后是卫队。他们走得整齐,缓缓而行。后面是一个指挥使,举着钢刀。旁边是一个鼓手,敲着鼓点。后面则是近千士卒,长枪扛在肩上,面容严肃。
过了州桥,见这支军队阵容严整,走路的步点整齐划一,百姓一阵欢呼。他们不知道到底什么样的军队能打,只见到仪仗不俗,便就欢呼不已。
韩琦道:“我有些明白太尉的意思了。只是那般强军,没有天时地利人和,只怕是难。”
杜中宵点头:“不错,很多事情不是知道怎么做,就能做好的。只能够按着现实的条件,去做合适的事情。不能够天下人万众一心,那就只能从军队本身想办法。定好他们要做什么事情,做到需要哪些条件,选择合适的人即可。现在的禁军,打仗或许有人懂,但对于真正的战争,又有谁明白?不经过一场需要天下尽全力的战争,许多人对战争还是认识不清。两国交战,不只是前方一刀一枪,而是从朝政到日常细务,方方面面。做了万全准备,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
张方平道:“去年灭了党项,并没有多费力。”
杜中宵道:“参政,与本朝相比,党项有多大的地盘?有多少人口?有多少钱粮?只要正常,用钱粮堆也能堆死党项,做不得数的。契丹与本朝比,才堪堪算势均力敌。败了契丹,才能说安全。”
于契丹来说,燕云十六州只是一部分,他的核心是辽东和大草原。河东和河北路以北,广阔的土地都是契丹领土。大草原的上所有部族,都是契丹的一部分。与女真人不同,这些草原部族,都相当忠诚于契丹,其实力不可小视。
过了州桥,一边是大相国寺,另一边是各种官署。街边挤满了人,像是节日观灯一样,对行进的队评点。衙门里的官吏也出来,挤在衙门口,看着军队兴致勃勃。
翰林学士欧阳修道:“自真宗皇帝京城阅禁军,已经几十年没有这种大阵仗了。”
赵概点了点头:“禁军胜了外敌,才能走过御街而无愧色。定远军自在河曲路编成,连立大功,未有败绩。今日让百姓看一看其军容,也是好事。”
看见了军队缓缓过来,一时间官员们议论纷纷,宣德门城楼有些散乱。
第159章 新军北上
六月中旬,第一支整训完成的军队重编为定远军。以窦舜卿为都指挥使,刘永年为副都指挥使,宣德门前观军后,出京入河北,代替原真定府路禁军。真定府禁军回京,进行大规模整训。
宣德门城楼,赵祯立于前面,文武百官在后,肃容而立。
今天这支军队,是三十余万京城禁军,在两个月的时间里选出来的。是上一次集训的底子,又经过了重新选拔,大量编入了这些年军校出来的学员,还有原来从河曲路调回京城的将领。严格说并不是这一次整训的成果,只具有象征意义。
太阳一下子蹦上了半空,霞光照满大地,京城的建筑抹上了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