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 第418节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杜中宵拿了战报,到都堂去。随着前线战事慢慢激烈,最近这些日子,每天枢密院和中书门下都在都堂集议,商量一些国家大事。
进了都堂,与已经在里面的韩琦见礼。
杜中宵落座,把战报交予韩琦。道:“前线刘兼济重占曲阳,歼灭契丹近三万骑兵。只是最后的时候,被近两千契丹骑兵逃出生天,到了泒河对岸。他们行动迅速,越过新乐县,向无极县去了。刘兼济的骑兵部队尾随其后,紧紧追赶。”
韩琦接过战报看了一遍,道:“以三万对三万,刘兼济此战甚是精彩。只是可惜逃了一千多人到内地,可能会有麻烦。若是能及早歼灭,那就最好了。”
杜中宵道:“就看能不能在无极县堵住。过了无极县,向南各州并没有坚壁清野,地方也没有强大驻军,一时之间只能在后面追。这种天气,他们一心想跑,还真是没有办法。”
宋军的军营里,杨遂亲自点起骑兵,带着他们绕到上游,准备追击萧胡睹。契丹军营附近,宋军炮兵正在轰炸炣面,实在行不得。只是点兵绕路的时间,已经耽搁好大工夫。
这里是泒河上游,河面并不宽。萧胡睹一路急行,用不了多时间就到了对岸。回到看河面上,大量的契丹骑兵跟了上来,如同蚂蚁一般。随着宋军不断地炮击,加上河面上的人员太多,不断有河面坍塌的地方,上面的契丹人连马带人都一起掉进水里。
出了一口气,萧胡睹暗道侥幸。河面虽然结了冰,却过不了大军。如果不是自己抢先出来,与大队一起,只怕是过不了河的。
在一片吵嚷声中,除了一位将领落入水中,其余都在萧胡睹身后上岸。几人并立岸边,一起看着河面上,默默无言。这么一会工夫,河面的冰层开始慢慢崩裂,不断地有士卒落入水中。如果不是果断地跟着萧胡睹走,只要耽误一会,可能就过不了河了。现在河面上的士卒,可能大部分都到不了岸边。
第22章 大胜?
韩琦点头:“太尉说的是。两国交战,总有这样那样的意外。此次曲阳之战,打得不错,应该及早奖赏才是。北边契丹大军已聚于易州,不日就会南下。此战胜利,提振士气。”
杜中宵想了想,道:“也好。刘兼济一军新编成不久,有这样的战绩,已是难得。贾逵占了飞狐之后,太行山诸陉尽归我所有,敌军聚于易州,也并没有什么作为。”
韩琦道:“是啊,一占飞狐,契丹无奇兵可出,就只能正面硬攻了。接下来,想来契丹人会强攻保州。景泰一军也是新编成不久,占了曲阳,刘兼济一军该去支援才是。”
杜中宵道:“此事要看河间府的刘几怎么想,且等一等,看契丹人到底会如何。他们集中于幽州半个多月,到现在才南下,看看在搞些什么。”
“荒唐!”杜中宵把刘兼济的战报拍在案几上,站起身来,来回踱步。
因为一时大意,措施不周,让在包围圈里的契丹军队,最后跑了近两千人,让人有些不能接受。萧胡睹不组织所部,突然带人逃到河对岸,歪打正着。如果他带全军突围,很可能过不了河。大队骑兵到了河面上,可能就会把河面压塌。只有自己逃,反而带出去了一千多人。
叹了口气,杜中宵回到案后坐下。此次定州一战,可以看出刘兼济一军经验不足。指挥不果断,作战不坚决,对双方实力估计也不足。初期对契丹军队过于忌惮,后期作战计划不严密。
有什么办法呢,这些新组建的各军,硬件上战斗力有了,但指挥系统一时之间很难跟上。特别是军官不足,指挥体系有很大缺陷。不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不经过战争,很难成熟。
一千多契丹骑兵越过了防线,是个麻烦,但不会对战局有什么影响。最关键的是,河北路的禁军正在整训中,除了边境,内地的禁军战斗力已经接近于无。这一千多骑兵,如果不能尽快堵截消灭,会对很多州县造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