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的咸鱼人生 第147节
画!
“如果咱们族里有人能通过乡试考上举人,我做主,奖励他三十亩肥田!”
这他娘的场面能不失控,才叫奇了怪了。
像他们这些刚从乡下过来还不到一年的庄稼人,其实是想不到举人有多金贵的,因为这已经脱离了他们能够想象到的界限。但三十亩肥田却是实实在在的,光听大牛这么一说,就深深的烙刻在了他们心中,刺激着他们的大脑。
哪怕举人太遥远了,那眼前最简单的一个事儿,一个月不迟到早退不旷课逃课,容易吧?转眼就是两斤肥猪肉啊!
是这样的,因为杨冬燕一开始就举了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而恰好魏大牛又是个娘控,且他是没有能力创新的。所以,当他将奖励制度完善之后,几乎所有的奖励一面倒的呈现出土味儿来。
首先是好好上学的,就那种不迟到不早退的,当然更不能逃课旷课,请假就看具体情况,如果是先生批准的,那就例外。反正就这么连续一个月,那就能获得两斤肥猪肉作为奖励。
每个月都有,且不设人数上限。
其次,就是考试了,内容由先生来决定,取头三名。奖励分别是一只肥母鸡、两只肥母鸡以及三只肥母鸡。当然,肯定是第一名拿三只鸡的。
就单从这个奖励看来,魏大牛的脑子确实不是那么好使的。
……
魏大牛跟族亲们实行的是雇佣制。
眼下的佃农是分为两种的,一种是从东家那头租赁田产来种,按照事先的约定,在秋收后给予东家几成的收获,这种是最为常见的,对地主来说也是最省时省事的。
还有另外一种则是雇佣的,像他们给魏大牛做事,魏大牛会出房舍给他们住,也会给他们口粮,到了年底会分一些肉和部分钱。这种法子是需要互相信任的,不然就会出现庄户散漫不已,横竖东家就是包他们食宿的,干不干活也无所谓。
老魏家采用后一种法子,更多的是考虑到后续还会有人搬过来的,要是直接将所有的田产都赁出去了,以后就该抓瞎了。
还有就是每年的大考了,毕竟启蒙的学堂不可能像省学那样的,每个月都考的话,会把这群小孩子烤糊的。如果是年终大考,就奖励猪崽子、羊崽子、驴崽子。
再就是考秀才了,一应的路费全都由魏大牛包了,但凡能考过的,哪怕仅仅是区区一个县试,都奖励一头小牛犊子!
府试就加码,奖励一头刚成年的耕牛!
院试就干脆用杨冬燕的说法,但不是给一亩地,而是给三亩地,还保证是上等的好田!
至于乡试啥的,魏大牛打从心底里觉得不太可能,但没关系啊,不就是画大饼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