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桐城
很多人都想当然地以为,这生意最是轻松、稳赚不赔,皇帝给谁做,便是浩荡皇恩落在谁头上。
可世人很快便会知晓,并非如此……
上辈子,佑宁北征战败后,因宸王身残,皇帝恐贵妃他日无依,让贵妃的侄子接手军粮生意。
贵妃那侄子愚蠢贪婪,把生意低价分包给数个小商贩,打算做个赚差价的甩手掌柜。
按承包价款,那些小商贩若是实诚地运粮,获利极微,还可能会蚀本……
容钰与容华、邵南烟在马车里坐了许久,马车却仍未驶动。
她掀起车帘,便看见正在粮车旁认真清点米粮的沈寻。
不同于在京都城的灿然衣饰,沈寻这几日都和劳工们穿着一样的粗布工服,吃住亦在一处。
容钰重新认识了他。
在码头边等着接活儿的劳工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如何快速而准确地从这些人里选出吃苦耐劳、本分忠厚的,长途跋涉把军粮运至桐城;
他们敢接那样的生意,自是有对策。
那年,运到九边的军粮缺斤少两不说,里头还夹杂着许多陈米、霉米。
两次北征战败后,大周忠勇善战的将领几乎死伤殆尽,九边守将多是擢升的新人。
收到这样的军粮后,油滑的守将揣测上意、一声不吭,谨慎的守将爱惜官帽、不敢冒进……
唯独没有人关心,兵甲们吃不饱饭的问题……
天有晴雨,路途崎岖,如何确保一车车粮食不霉不烂、不破不洒;
如何恰当地打点护行的兵甲;
途中遇到盗匪刁民、贪官污吏又该如何……
还有,辛苦地按时足量把军粮送到了,去户部领款时,有人压着不放钱款又该如何……
采办、运送军粮这桩差事,沈家已稳稳当当地办了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