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新安郡王见闻录 > 354. 番外二 命题片段(下)

354. 番外二 命题片段(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独留袁太妃立在风中,轻轻地喃语着,一遍又一遍。

一个月后,袁太妃病逝,杜太后做主,给她赐了谥号为“庄”,陪葬乾陵。

【忧虑】寿娘

景云七年,随着嗣濮王在外镇抚吐谷浑的周氏携着长子李峤、次子李峥,终于回到长安。杜太后崩逝时,她也曾回来奔丧送葬,但国孝期之后,便又匆匆去了边疆。不过,此次回京,她却是短时期内都不打算再外出了。原因无他,长女寿娘已经长大了。

时光匆匆,昔日娇憨的小娘子,而今已成为一位英姿飒爽的少女。寿阳县主的名号,在京内亦是大名鼎鼎。论起赛马、射猎、马球等等,甚至许多宗室以及勋贵世家子弟都远远不如她。每一回宴饮,寿阳县主必定是风头最盛的未婚少女之一,仅次于吴国长公主(永安长公主)而已。

王子献面无表情地看了他一眼——他怎么从未察觉到,这人的面皮居然也这般厚呢?

【怅然】袁淑妃

杜太后扶着宫女,缓步踏入了承香殿中。

时隔五年,再度来此,这座昔日奢华富贵的宫殿,如今却早已变得死气沉沉。她环视周围,不由得略有些感慨,或许,这大约亦是她最后一回来到此处了。

“太后驾到,妾有失远迎。只是想不到,妾还能有再见到太后的一天。”一位形容枯槁的中年女子从殿内走出来。她挪动每一步都仿佛有些颤颤巍巍,全凭着旁边的宫婢,才能勉强站稳走动。若非有忠心耿耿的宫婢相伴,恐怕她应该早已活不到如今了。

也因着她是濮王一脉捧在掌心中的珍宝之故,当她不过十一二岁时,求亲的人家便已经络绎不绝,彼此暗地里悄悄使劲了。若能娶得这位县主,便能拥有一位日后定能继承亲王爵位的岳父,一位如今已经是位高权重的亲王的叔父,两位封号为前所未有的“国公主”的堂姑母,一位封为“大长公主”的外祖母……诸般好处,便是折着手指也算不过来!!

然而,向濮王妃阎氏传达求娶之意的人家如过江之鲫,阎氏却始终不松口,只推说一切由儿子儿媳做主。而且,必须是孙女看中的好儿郎,才可娶得佳人归。外祖母临川大长公主亦是同样的意思,对那些期望她能劝一劝阎氏或周氏的人家,都一律婉拒了。

而今周氏终于回京,众人无不摩拳擦掌,赶紧将宴饮帖子送过去,再挑剔一番自家郎君们的风华气度。不求其他,若是能给嗣濮王妃留下不错的印象,这第一步好歹便算是成了——要知道,迄今为止,他们连第一步都未能踏出去呢!

嗣濮王妃是外柔内刚之人,对这些宴饮帖子也只是稍稍挑拣了些,便逐一赴宴去了。她离京已久,也确实该多出门交际,为儿女的婚姻前程打算。带着女儿与儿子同去,亦是让那些估量的目光好生瞧一瞧——并非自家的眼光高,而是若不是足够出众的郎君,便实在是配不上爱女。总不能挑个连年幼几岁的儿子都样样不如的女婿罢?

如此耗费了数个月,周氏终于挑出了几人,私下悄悄地问女儿:“寿娘,你觉得哪一个郎君不错?先前我看有位高郎君,你们似乎经常一同赛马?”

“我顺道来瞧一瞧你。”杜太后淡淡地道,“多年不见,也不知你过得如何。”

“呵,也不过是熬日子罢了。”袁太妃讽刺地勾起唇角,“多谢太后还记得妾,不忘给妾加封,也不曾将这座承香殿封了,让妾迁居别宫。”据袁太妃所知,先帝驾崩后,除了杜太后迁了宫殿之外,其余嫔妃都并未挪动。至今亦是如此,仿佛只是宫中少了一位皇帝,多了一位幼帝一般。

“既然你过得尚可,我又何必扰乱你们的清静?横竖五郎还小呢。”杜太后说罢,便转身欲离开,然而,却听见身后传来低低的呢喃:“五郎……五郎……呵……”

先帝是五郎,当今圣人亦是五郎。无论是哪一位五郎,都令袁太妃留下了遗憾。先帝得知她勾结逆王胡乱用药反倒是害了自己之后,只长叹一声,再也不曾来到承香殿探望她。直至驾崩时,他仿佛已经将她遗忘得一干二净,也没有给她留任何话。至于当今,也许只差些许时机,便能成为她的五郎、她的孩儿呢?

杜太后并未回首,凤驾徐徐离去。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