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牛羊课
令史思索之后,采纳了乌氏倮的意见,放了几个小牧童一马,只罚干苦活,没在他们被太阳晒得发黑的脸上上刻字。
黑夫也算秦一统六国战争中的战斗英雄,他从黔首一跃为郡尉的事迹,也是极其励志的“传奇”,各县良家子受其鼓舞,遂踊跃应募。
乌氏倮指了自己一下,笑道:“常怀鸟兽之心,难养易败。今君治案严苛,殊不知,水清则无大鱼,牧童本来就未傅籍,又受人诓骗怂恿,莫不如网开一面,免去黥面之刑,去隐官干些重活即可。”
“这位郡尉,虽初来乍到,却先抚大原之戎,又收郡兵之心,最后,还把良家子悉数征召入伍,这是一心想要做大事啊……”
“而吾等蛮夷。”
他捋着胡须道:“只是想到了吾等小时候的事情……”
他们尚武、骄傲,讲究“驷驖(tiě)孔阜,六辔在手,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乌氏倮兄弟一身打扮与秦士大夫无疑,但相互对话,用的却是戎语。
乌氏倮喜恶少年厌良家子,黑夫却正好相反。
“并非是心善。”
乌氏倮若有所思,他当然清楚黑夫想做何事,但他的立场,却有些微妙。
“边塞之民,本非善辈,皆以罪过谪徙本县,虽已过了三四代人,但依旧穷困,他们的子孙,又岂会是孝子顺孙呢?”
“北地行政一旦收紧,则水必清,水清则无大鱼。”
拟定宣判措辞后,令史朝乌氏倮拱手,询问他的意见,这时候,旁观许久,默默无言的乌氏倮终于说话了。
“我听说新来的郡尉行县,每到一县,必先招良家子来见?”乌氏倮问弟弟。
离开审案的厅堂后,乌氏倮的弟弟,乌氏延在门口等他。
“正是如此。”
“大兄怎忽然变得心善了?”
乌氏延道:”不仅召见,郡尉还身披甲胄,亲御鞍马,选良家材力之士,驰射泾阳,讲习战陈。他当众说起自己从黔首一路做到中更的经历,对良家子们大加勉励,最后,竟招募众良家子入伍做郡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