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颐行起先一再忍让,到这里也忍不住了,抬头道:“尚仪局不是管教化的吗,怎么吴尚仪头一个口不择言起来,竟敢拿历代皇太后说笑,当今皇上知道你的操行吗?还后世子孙,不巧得很,皇上也是纯悯太后的子孙,你这不光是笑话了我,连带万岁爷也让你折损了,但凡我能告御状,非让你全家跟着掉脑袋不可!”
颐行本以为安乐堂里到处是尸首,难免有不洁的气味,可转了一圈,病榻上只有两个人,走廊和屋子里充斥着药香,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
“那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皇太后们要是知道后世子孙这么不长进,八成也要伤一回心了。”说得一众看热闹的都笑起来。
这里当差的人也不多,除了高阳,还有一个小太监并两位嬷嬷。最没出息的地方犯不上勾心斗角,所以这安乐堂,于颐行来说倒是真正的安乐去处。
银朱听了这话,满脸的不可思议,“吴尚仪,她是尚家人,祖辈上出过三位皇太后!”
颐行自然不能祸害银朱,没等银朱说话,自己就先抢了话头。
“嗳嗳……”太监把人送到槛外,垂袖打了个千儿,“我就不送了,您好走。”
“你倒会牵扯,不知道的真让你糊弄了。闲话少说,今儿起罚你去安乐堂当差,什么时候回来,得看你自己的造化。”吴尚仪一壁说,一壁看向银朱,“你们俩情谊深得很,怎么样,你也跟着去吧?”
等送别了太医,转头才看见颐行,也没问旁的,上下打量了一通,“新来的?”
说到底尚家总是皇亲国戚,这一辈的皇后倒了台,祖辈上的皇后们还在奉先殿里供着。吴尚仪自知失了言,心里多少也存了点畏惧,只是不便在底下人面前跌了分子,强自硬着头皮拿话盖了过去。
生死转眼,当然也是到了这里才见识。
这算是已经对颐行做出处置了,安乐堂夹道,是英华殿后横跨金水河的一处院落,你在紫禁城的城防图上找,甚至找不到确切的标注。但宫里当差的都知道这么个去处,那是位于皇城西北角,用以安置老病宫人的地方。安乐堂里养病,净乐堂里焚化,可以说是宫人生涯最后的终点。
一个小宫女方十四五岁光景,生得矮小瘦弱,因续不上来气儿被送到这里。先前的太医正是来给她瞧病的,谁知药越吃病情越严重,傍晚的时候还睁开眼,看见颐行叫了声“姐姐”,等到戌正前后一句话没交代,就伸腿去了。
吴尚仪一道目光斜扫过去,“你还有脸叫板?康嫔和善常在的彩帨错换了,论理你们是一对儿难兄难弟。康嫔才升了嫔位,不愿意这时候处置人,你满以为自己置身事外了?再嚷嚷,就陪着她上安乐堂夹道去,我倒要看看,你能嘴硬到什么时候。”
颐行是善性人,因为她一声姐姐掉了几滴眼泪。
颐行忙说是,“我才到这儿上差不懂规矩,请谙达教导我。”
吴尚仪确实是得意忘形了,脱口说了那样的话,要是果然有人较真,只怕够她喝一大壶的。
太监摆了摆手,“都给发落到这儿来了,谈什么教导不教导。我叫高阳,是这里的掌事,跟着来吧,我带你认认地方。”
向来不哼不哈的丫头,忽然反击起来,闻者无不怔愣。
高阳一处一处带着她走了一遍,“咱们这犄角旮旯统共七间房,东一间西一间的分开布置,就是怕身子弱的人过了病气。瞧瞧这大院子,多豁亮!不是我吹,可着紫禁城找,找不着比咱们这里更清闲的地儿。说句实在话,不是病得不成的,送不到咱们这儿来,所以屋子大半是空着的,一个月里遇不上一个。不过要是赶上时疫,那可就两说了,能治的治,治不了的送净乐堂……开头你们姑娘家兴许还害怕,时候长了也就这么回事儿,谁没有这一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