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奇思妙想许子明
“季度评比,是每一个季度,各制作部门依据纯利润来评比,扣除电影制作成本后,赚的最多的,即第一名,享受这季度该制作部门电影百分之十的分红。至于惩罚,现在不设置。”
“而年度奖励需要在第二年的一月进行评定,参考获奖数目和票房高低,进行综合评定,第一,二,三名的部门,依次享有本年度该部门制作电影的百分之二十,百分之十,百分之五的纯利润收入分红。而排名最后的制作部门,惩罚措施暂时定为,该制作部门导演第二年工资扣减百分之二十,员工工资扣减百分之十。”
“不过什么?”许安华心急到嗓子眼上去了。
张爱嘉也一样比较急切,深有同感,她和许安华同是文艺片的导演,加上公司改制后,许子明当初允诺的条件,也就是拍电影时财务部直接出钱投资的事情,估计也有变化。
许子明呵呵笑道:“单纯以票房来衡量一部电影的优劣,确实不好,所以作为季度,年度评奖唯一标准就更不合适。所以除此外,还增设一个标准,那就是获得的奖项标准。一部电影获得金像奖和金马奖的提名,一项抵得上200万元的票房,如果获奖的话,每一项抵得上500万元的票房,两项奖项不叠加。也就是说,如果获得提名又拿
奖,就以500万元票房来抵。同样以此类推,如果在国际上提名,获奖,抵得上400万元票房和700万元票房。”
“啪啪啪……”
如此一来,最后拍影片便往往会给观众画风古怪,情节羞涩的感觉,令人很不自然。
经许子明这样划分一下,该方案确实是能够发挥大家的长处,让各位各尽其能。
不过作为文艺片的资深导演许安华,看着这样的划分,望眼欲穿的是一种不知名的烦恼。
原因无他,她和张爱嘉皆是文艺片导演,文艺片意味着什么,傻子都知道。这是在香港没有票房市场的东西,这是一个拍出来后,票房绝对少的可怜的类型电影。
许子明提起椅子,像在坐的众人一样坐下位置,一边翻看着文件上公司签约艺人的名字,一边道:“大家需要牢记一点,电影公司制作部门现在细分为五个部门,每个部门之间都有季度,年度评比,第一名会有奖励,而最后一名则会受到惩罚。”
回应许子明的是一阵夹杂着欢呼的掌声。
许安华和张爱嘉两人的掌声都快盖过了在场的其他导演,拿奖能抵票房,这从本质上说明了许子明对文艺片拍摄的重视,这一点让两人很满意。
“奖励和惩罚分别是什么?”王金突然开口道。
许子明愣了一下,笑道:“好啊,那我来讲一讲。”
这说事有时候和算账一样,一分一毫都得算清楚,否则一伙人没听明白,那就真的没有可讲得。
一干人听到奖赏和惩罚,嘴巴撑开的弧度很大,他们想不到许子明还将其商业的思路搬运在了电影行业。
凭借许子明的精准眼光,一伙人不得不留心接下来的导演生涯。
许安华的心里堆积了困惑与不安,终于忍不住问道:“许先生,公司评判第一名的主要评判标准是只看票房吗?”
像是王金这种拍摄喜剧片赚钱的,最引以为豪的便是看票房,电影拿奖很少,但是近来的票房还是很不错。
许子明早就料到有人会提出这个疑问,他也刚准备作些说明,现在许安华既然问了,那他也就知无不言了,“不论是季度,还是年度的评奖,主要的评判标准依据票房,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