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章 圣贤之名传天下
“看这名考生的年纪估计不大,还只是一个孩子,估计只是过来长见识的,也没想着能考上。”
“估计是,不过能够参加院试,已然是童生,这么小的童生,属实难得,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当风秉文从贡院中走出之时,守在贡院门口诸多考生家属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到了风秉文脸上。
这一刻当真是万众瞩目,不过这些目光并无多少善意,当然也无多少恶意,只是诧异,惊奇,偶尔还夹杂一些鄙夷与轻蔑。
风秉文自然是不在乎众人目光,考过这一场后,他就已经不想再继续往下考了,没那必要,拿到秀才的功名后,他就跟老爷子说一声,就以游学的名义到大乾各处,甚至是邻国晃一晃,总是待在家里也不是个事。
如今的大乾限于生产力,所以必须对农户征收赋税,可是如果机关术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大规模运用的话,那么大乾的生产力将提升一层次。
百姓将衣食富足,无需为果腹御寒之物而担忧,而生产力达到这种程度之后,税制可以基于此,进一步改革,且再次减轻乃至废除农税。
征收赋税,可以根据普通百姓个人收入分层征收,划定一个标准,月入低于此等标准者,不再收取任何赋税,而高于此等,则分成以此收税,收入越高者,所需要缴纳的赋税变越多。
写到此处时,风秉文可谓酣畅淋漓,不过他也知道这等提议现在不存在实现的可能,大乾的生产力没有发展到这种程度。
不过,他此时主要目的也只是刺激一下世家门阀罢了,因为他这篇策论,其中的主要核心便是建议大乾将赋税征收对象从苦哈哈的农户转变成了高收入的高门大户。
“文儿,你怎么这么早就出来了?”
风秉文还站在贡院门口张望,一名满身绫罗绸缎,腰佩白玉的青年富商便带着一众仆从面带焦急之色的走了过来。
因此风秉文点到即止,也没有写太多,主要是以他的积累也写不了太多,但是这些内容便已经足够了。
让他洋洋洒洒写完之后,院试也不过了一半,风秉文检查了一下答卷之后,便直接交与考官,信心十足地走了出去。
“这才第二日,怎么就有人出来了?”
“大概是提前交卷了!”
“这也太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