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因你而来
果然,听到天不怕的问话后,那人先是脸上一愣,接着失口笑道:“你是看准了我不会说那种一时兴起的理由搪塞,所以才这般问的吧?”语气随时是在问天不怕,不过他却并没有等着要答案的打算,“不过,你若真是这样想那便错了——我来取画虽然真的是一时兴起而已。”
说完这句话,他看着一脸惊愕的天不怕,再笑:“不过你若是问兴从何来,我倒是可以明白告诉你——正是因你而来。”
对花恨柳言“你”,看向的却是花恨柳。
“我?”花恨柳微愣,瞥向天不怕却见他也是一脸困惑,不由好奇道:“这话晚辈听不懂……”
“我之所以取走画,正是因为你要看这画——若是别人来看,随便看便是,反正当时我是故意将郭四象画丑了些的,记住长得丑一些的他对于我来说,有着莫名的喜悦,所以若不是你来看,这幅画至今也应该还在里面挂着。”
不过,较之老祖宗的名讳,另外一件东西的名气却要显得更广为人知一些——《四象谱》,老祖宗所作的预言奇书,据说能够预言一千多年的历史。自该书问世,便引来世人的关注、研究,而书中所预言的千年历史中,据说截至今日,尚无一事预言出了差错。也便是说,在已经称为历史了的这八百余年时间中,《四象谱》中的预言竟然全中!
可以说后来此书遭到官方的封禁,很大原因也是因为这个理由——毕竟没有哪个统治者会眼看着自己王朝的命运早早便被一本书上的寥寥数语言中。
不过,说官方封禁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四象谱》也是不假,正因为官方的封禁,才引得民间更多的人想方设法找来研究一番、得窥天机,便是在士大夫阶层,偷偷研究者也是数不可数。
发生在前朝末年的四象惑言案是近代以来最出名的一个例子了——全国超过有八成的官员,从上到下,从京都到边陲小镇,都或多或少地偷偷研究过《四象谱》,这对于风雨飘摇中的前朝无疑不是致命的打击。最后朝中一纸诏令,将京中三品以上大员的近一半人悉数以重刑处死,一时间天下哗然,也间接推动了蜀国的建立。
当然了,藉此契机建立蜀国的开国皇帝并未因此对《四象谱》采取更宽容的政策,而是在这一案件中看出了《四象谱》的威胁所在——正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熟知、研究了其中的预言,所以因书乱作为、因书不作为的事情才会愈演愈烈,非常不利于国家的统治。
正因为如此,在史学家看来蜀国开国皇帝一生最大的瑕疵便是在他开国之后大兴“文字狱”、大举毁书坑杀儒士,归根结底只是因为不知道其真正目的是要将民间的《四象谱》全部搜出毁掉罢了。
眼前这一人与老祖宗自称之为“老朋友”,不但知道老祖宗的名讳,便是从能为老祖宗画画像一事中也能看出,两人的关系应该是相当亲密的才是——如此说来,是不是也与《四象谱》有什么关系呢?
花恨柳想问,不过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先放一放,毕竟如这人所说,若画像真是他所画,那么自己之前所说也不过是幼稚之言——纯属无知、放屁了!
“你为何突然想要拿走画了?”此话是天不怕所问,若在一般人听来,这个问题当真是没有水平,但凡是涉及到人的“动机”这般事物的,其实是最容易得不出答案来的,只需一句“我就是想做了,于是便做了”便能将话原封不动地顶回去。
天不怕自然明白这一点,不过他所赌的也正是这一点:他绝对不会这般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