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参悟道心
这一点说来,貌似玄妙。但其实放在现代,基本上每个莘莘学子都略懂一二。
修行中人,便因各自心性的不同,而分成了不同的两类。
修行这条不知何处是尽头的漫长道路之上,有无数的艰难险阻,苦修便是最基本也是挡住最多人的一道。
这条路走到后来,那些不能耐住性子苦修的人,若非机缘天赋太过逆天,早已被刷了下去,终归要如凡人一般,化为一抷黄土。
剩下的,就只有这两类人。
一类劳逸结合,缓慢提高自身道行。另一类向道之心更坚,苦求大道,锲而不舍,修为精进地也就快上一些。
随着秦轩的凝神修炼,战魔真法所生成的扶桑真叶便如有生命般,自行呼吸吐纳,持续起伏不定。
而不知多少次的呼吸吐纳之后,扶桑真叶显得更加翠绿欲滴,连其上的几条脉络也愈发清晰起来。
秦轩停了一会儿,仔细观察了一下这枚扶桑真叶,见其不断滋润壮大,也不禁有几分欣慰。
修行之途,有时就是这样。一味的苦修,很容易让人产生厌倦。再美妙的事情,一旦重复的次数多了,也会就此变得索然无味。
这种时候,有的修行中人会选择出门游历,放松心情,回来之后再神清气爽地再度进行修炼,这就是所谓的劳逸结合。
但这第二类人,无一有大毅力之辈,非等闲之人可以比拟。成就比一般修行中人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秦轩自问做不到这种程度,但他却有大殷皇朝中修行之人所不具备的一大优势。
穿越前十数年的求学生涯,让秦轩慢慢琢磨出了一个独特的方法。
苦海既然已经无涯,那我便苦中作乐。
秦轩却是十分擅长从枯燥乏味的事物中,找寻其中的乐趣和刺激。
而也有一小部分为数不多的修行中人,可以将这份枯燥克服,心中除了修炼便存不下其他的事物,一门心思,无时无刻不在苦修。
有付出,与之相对的,自然会有收获。
这一种人,只要天赋不是太差,机缘不是太糟,大多能成为让大多数人仰视的对象。
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诚为正理名言。虽然付出和收获,也并不一定完全是成正比的,但也绝对不会成反比不是。
大殷皇朝之中,能够炼就阴神,成就长生大道的高人,绝大部分都是这第二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