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郑局长熟悉环境李云帆用图说话
老槐树距离祠堂东边的码头大概有一百五十米左右的距离。离水边有三米左右的样子。
“捆扎好的芦苇放在这里,还有两摊没有捆扎好的芦苇,放在水边——”郭队长指着水边道。
郭队长将大家领到一棵柳树跟前,柳树周围有很多芦苇:“捆好的两捆芦苇放在这里,没有捆好的芦苇放在这里——”郭队长所的“这里”分别是柳树的北边和柳树的东边。
柳树的位置距离水面不到一米,河岸比较平缓,芦苇一直长到水里,离河岸至少有两米远。当年,花三妹就是在割水中芦苇的时候出事的。
大家穿过茂密的芦苇,来到柳树跟前,现在还不是芦苇收割的季节,所以,人在芦苇中行走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位置在什么地方?”
“在那——”郭队长又从土里扣出一块石头朝东南方向扔去,落水点和第一个落水点的距离大概有两百米左右。”
李云帆从口袋里面掏出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钢笔,打开笔记本,在上面画了一个草图。
我们先把李云帆所画的内容交代一下:李云帆先在纸上画了三个点,然后将三个点连接起来,这样就组成了一个倒三角形,这三个点是李云帆根据材料的明和现在看到的情况确定的,这三个点所代表的是三个码头:一个码头是祠堂东边的码头,一个码头是郭筱兰出事的码头,另一个码头是花三妹家所用的码头,李云帆在下面的点旁边写了一个“a”字,又在“a”字的下面画了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应该就是祠堂。另外两个点分别是“b”和“c”,“b”是郭筱兰出事的码头,“c”是花三妹家用的码头。
“花三妹家的芦苇在什么地方?”郑峰问。
李云帆用一条弧线将ac两点连接起来,并在圆弧的中心出画了一个圆圈,”弧线应该是河岸的形状,圆圈应该是柳树所在的位置。
李云帆还在三角形的三条边上注上三个阿拉伯数字:ab线是“360米”,bc线是“400米”,ac线是“350米”。这些数据是李云帆目测出来的,写在笔记本上的是确数。
“郑局长,花三妹割好的芦苇就放在那儿——”谭科长道。
“请跟我来。”郭队长走在前面。
谭晓飞跟在郭队长的后面,大家跟在谭科长的后面。因为路比较窄,只能走一个人。
谭晓飞在一棵老槐树跟前停了下来:“郭队长,是这里吗?”
“不错,是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