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赤壁 > 分节阅读 10

分节阅读 10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黄承彦道:“我老了,况且,我跟你们的理想不一样。”

诸葛亮沉默许久,才说:“小婿自以为有管、乐之才,而曹操却不可能是齐桓或燕昭。”

黄承彦点头道:“这倒也是,不过江东有张昭、周瑜,你去也当不了管仲、乐毅。”他想了想,“我听说左将军刘备在新野练兵,他身边多是力敌万夫的勐将,却没有一个像样的谋臣,这是个很好的机会。”

“然而他只是一个客将,没有一块地盘。”诸葛亮慨然道。

黄承彦道:“当年光武帝初起兵时,又何曾有什么地盘,明天我去新野一趟,拜见这位左将军,当面探探他的志向。”

孔明摇头道:“六次倒不必,但三为多数,事不过三,那……总归是要的。”

“要是他再也不来了,你却怎么办?”黄氏道。

诸葛亮道:“不来便不来,大不了去江东。”

黄氏笑道:“少在我面前嘴硬,你要是去想去江东,何必在这襄阳山中安家。”

诸葛亮嘿嘿笑了笑,走下榻来,寻思了一会,决定去找岳父商量一下。他是这么一种人,没事便罢,一旦有事总隔不得夜,一定要马上解决才会心安。好在岳父就住在山上不远,来去也很方便。他对妻子说:“你做好晚饭等我,我去去就来。”

第二天,黄承彦果然去拜见刘备,想说服刘备取刘表而代之,刘备却不为所动,黄承彦虽有些失望,却反而对刘备有了进一步的好感。人的感觉是极为微妙的,有的人不听良言相劝,是因为他的愚笨;有的人是因为懦弱无用;但还有那么一种人,他既不愚笨,也不懦弱,他举手投足间却有一种旁人无法企及的气势,这个气势让你感觉,此人必非凡庸。所以,黄承彦回来之后,开始认真劝诸葛亮,刘备这个人值得辅佐,也是个霸王之才。

诸葛亮有自己的考虑,一方面他不能对刘备的请求反应得那么热切;一方面又心头惴惴,怕刘备不会再来。他也明白,眼下能把他当成股胧之臣的英雄,就只有这个刘备了。乡下人形容女子对自己心慕男子的殷勤,会经常用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有风不走船,无风来拉纤。”他现在就像那个可笑的乡下女子,他算是明白,为什么屈原在他的诗歌中,总把楚怀王比喻成夫君,自己则好像失意的姬妾了。

眼下他来到岳父的居处,岳父早就看透了他的心思,笑道:“你是不是在想,万一刘皇叔再也不来了,却怎么办?”

诸葛亮的岳父名叫黄承彦,长得肥胖高大,相貌堂堂,家族也算是襄阳望族,因为战乱,举家避居山里。山里虽然生活不便,但在战乱中丧生的可能性也小。他起初没想过进山,想出仕辅佐刘表,但很快发现刘表不思进取,觉得没什么意思,干脆全家迁居山中,以避战乱,恰好和前此隐居山中的诸葛家族相隔不远。互相一攀谈,发觉都是官宦家庭,也就惺惺相惜,谈起当前国家大事,不觉慨叹。待到诸葛亮娶了黄承彦的女儿之后,两个家族就更加亲密了。

黄承彦知道这个女婿胸有大志,不甘老死山中,便劝他北上辅佐曹操,诸葛亮一口否决:“岳父,你知道我是琅邪人,我的叔父曾经亲眼看见曹操的青州军在徐州漤杀无辜,血流成河,辅佐这样的人,不是我的理想。”

“可是曹操早就不那么做了。”黄承彦道,“相反他现在很爱惜民力,因为自己的马惊误踏麦田,竟割去自己的头发示众,法令严明,由此看来,曹操必成大业。”

黄承彦继续说:“况且,一个人能成就大业与否,也不在于他是否杀了多少无辜,而在于他能否控制好他的统治队伍。只要他擅长统治之术,就算杀再多的人,他也终究会是胜利者。而曹操在这方面是最能干的。那些失败的人,经常被批评为不恤民众,残暴不仁,而实际上他们的失败原因并不在此。总之曹操崇尚的东西和你相似,兴趣也和你相同,你喜欢管仲、乐毅,他则日日研读《孙子》,你们都不是信奉儒学的士大夫,靠儒学,也根本不能拯救这个混乱的世道。”

诸葛亮道:“岳父,我认可你的分析,不过,你自己为什么不去辅佐他呢?”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