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另类官商 > 分节阅读 60

分节阅读 60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中年妇女一回答,朱玉险些给内卫一巴掌。这一家子一个月收入竟然快两百贯钱,这十贯茶资给的太丢人了。中年妇女明白,笑着解释:“你们是第一次来安国吧?在安国,这一个普通的工人工钱是两贯,技术工是二十贯。管理工就高了,你看我外子和大儿子,每人都有近五十贯。”

朱玉倒是新奇:“那你家收入是安国一等一的吧?”“才不是呢,你就看我外子的掌柜。当说烧的瓦,从低档到高档都有,批量生产成本低,把县外民窑都挤垮了,现在保定五县还有京城,除了京城小部分市场外,其他用的全是安国民窑的瓦。质量好,冰雹都砸不坏。再加现在扩建新城,需要的砖瓦多,窑子忙乎着呢。你看,都快开运动会了也没办法回来。”

朱玉道:“你说挤垮是怎么挤的?”

正文93第091章拒捕又袭官

更新时间:11-298:24:28本章字数:3502

这时候一女子走过来道:“小柴,帮我做两套大红夏凉,回头送货过来给你钱。”“先生好。”小柴忙哈腰:“是您大婚用的吧?不敢要钱,明天我就给您送过去。”

朱玉见那女子走后不满问:“不是要五天吗?”伙计解释:“您不知道,她是光明报的总编,不仅是我,也是我们掌柜的先生。原本是五月就大婚,但县中事情多多,什么古格刚完,公主又要调任大人。好容易平息下来了,常大人这边又搞运动会。所以请您见凉,总得给人家先补上活才成。”

小青在朱玉耳边道:“姐姐算了,了不起让常智光给我们专门设计几套。大家都穿,岂不是撞衫了?”“也对!那算了,伙计,我们再看看。”“好咧,对不住,您慢走。”

“安国金器旗舰店,足金的分量,前卫的款式……”小青问道:“那谁,什么叫旗舰店?”“回娘子的话。”一女伙计道:“常大人说所谓旗舰店就是龙头。我们金店在保定和东京都有分店,他们就只能叫安国金器京城分店了。”小青问:“这是什么?”

“这叫头环,是我们常大人设计的,我给你戴上试试。”女伙计拿起纯银打造的头环给小青戴上,然后拿了铜镜给小青一看。小青看镜中人喜道:“老板来一个。”“好咧!娘子再看看,还有纯金手链,细而不俗。”“姐姐,你也来看看。”小青招呼。进入金店转了半个时辰,一名内卫才提了一小包出来,身后女伙计很客气道:“慢走,明天再来啊。”

?中年妇女道:“常大人说,市场竞争不外乎几种。第一是质量,第二是档次,第三是价格。他老人家说,普遍民窑生产物品单一,瓦就一种瓦,砖就一种砖。这样顾客的选择性就受到了限制。而我们做生意,要按顾客的购买力来生产产品,而不是生产了产品后再去寻找顾客。常大人还让几家有经验的民窑合并,实行股份制,有些秘密配方共享。而且还设立了安国民窑技术研究机构,专门研究怎么改善民窑产品,从控制成本到选土选料,都有专人去研究。”中年妇女道:“不是我吹,你们街头看见那七彩琉璃瓦了吧?绝对比官窑专供皇家使用的上档次。但价钱却只是官窑的四成,我们可是从官窑里挖了不少行家出来。”

“挖人?”“恩!常大人说,一个安国小县不可能技术全面,也不要沾沾自喜,不仅要开拓,而且还要吸取外地人的技术和经验。比如有个老师傅在官家那每月是三百钱,你们就和他说,我开每月三十贯,看他来不来。常大人还说,等技术挖来了,不能减那些传授技术的师傅工钱嘛,做人要厚道,过河拆桥少干,否则以后挖不到人。”

朱玉来兴趣问:“他什么时候说的?”妇女边倒茶别道:“每月安国学堂有两节工商课,都是常大人亲自去上的。好多人听的。”“你们这常智

“三彩胭脂,紫色高贵淡雅。红色怡彩照人。橘红可爱纯真。”朱玉凑近问:“这东西是不是又是常大人设计的?”“也有点关系。常大人说,别老是红红红的,能不能有点创意。满大街女人的嘴唇都是红的,猴屁股也是红的,红烧肉也是红的。于是我们掌柜苦思冥想终于是弄出了其他好看的颜色。这紫色前个月已经在保定销售,而这橘红可是新品。两位要不要试下?”“好,试试。”

“貂皮批肩……”伙计还没吆喝,小青脑袋就伸过来问:“这貂皮是不是你们常大人弄出来的?”伙计如同看白痴一样看小青许久后才回答:“貂皮是从貂身上弄出来的。”“哈哈!”朱玉捂嘴忍不住笑起来。“讨厌了。”小青脸刷的通红。朱玉边笑边道:“要了,两件!”

而后还有女式小皮靴,各式洗发水,皮肤保养品等等。只一个东街所购买的东西,就得两名内卫来提。最后一名内卫实在忍不住提醒道:“官家,我们是来查访的。”朱玉一楞,对哦,竟然把自己来安国的目的给忘了。自己可不是来购物的,而是来查访常智光的所作所为。朱玉看下日头,已近中午吩咐道:“先找个地方吃点东西。”

一内卫回答:“刚卑职一路走来,发现但凡是酒楼饭庄基本都满了,不如找家民居,给些银钱,又可住宿又可吃饭。”“你安排吧。”“是!”

接待朱玉的是一名中年妇女。据她说,她的男人是民窑的小工头,两个儿子,一个被派到了定州县安国钱庄当监督,另外一个现在去了唐州当记者。这几天都没人在,所以家里也宽敞。内卫为了低调,送上了十贯钱当茶资,中年妇女也不扭捏,收了下来。只不过朱玉却被自己问的第一个问题弄红了脸,她的问题是:“不知大嫂收入如何。”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