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另类官商 > 分节阅读 120

分节阅读 120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但给常智光准备官服却有点麻烦,虽然已经飞回七品,但是后面都是六品五品跟随,也有点不象话,但是此事非常智光又不能胜任。按照多人回报,常智光是唯一一个能知晓杭州舰队战斗人的人选。当然,他们不知道是,常智光每次上课重点都要说理论、理论。最后朱玉干脆当不知道,直接批了,让这伙人快点上路。

路常设两司,监司和帅司,监司分漕司、宪司和仓司。帅司就是经略安抚司,长官为安抚使。而节度使是数路的最高武官,当然明官之复杂那是相当的复杂。戚继光现在是帅司的经略安抚侍郎,这官不算大,但上面的老大都聪明,戚继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从不干涉和过问舰队的事。

海州、扬州、福州是杭州舰队三大军港和军营所在,检查团先到的是海州,按计划就跟随迎接的舰队南下,直到福州,结束巡查。

其他几司官员都来迎接,帅司老头推说自己身体不适,让戚继光代替接待。而在海州军营一看,常智光就不乐意了,常智光问:“为何不统一服饰?”

“?”大家不明白。

而明军也客气,一旦西汗让步,就设立交易城,让三方在一地进行贸易。马千乘则有点踌躇,万事具备,这常智光不会是忽悠自己吧。万一出去后没什么事,搞这么大场面,自己怎么交代。

此事中,朱玉看见了武力带来的好处,自己一举兵,西汗就臣服。更加深了其对武力的了解,更理解常智光那句话:弱国无外交。(题外话:从黑岩岛和钓虾岛事件来看,至今掌政者都是不学无术之徒。)

折腾来折腾去,反正也折腾不到常智光头上。常智光还是在安国过着太平日子,朱玉也有小半年没去烦他。常智光没事就去上课,现在人越来越专业,常智光不敢露拙,开始对基本数学、化学、物理等进行讲解。

后来一说才知道,这数学家中国早有了,于是专心教授化学和物理。而化学根本就没有基本物品可教,最后决定,教物理了。什么物理守恒原理,什么万有引力,什么蒸汽机,什么无线电,什么宇宙飞船,没有他不敢拿出来说的,只有他想不起来的。

接着,常智光就在民间成为了大明第一博学之人,据说天上事知道一半,地上的事全部知道。

“陆是陆,海是海。海军自然要有自己的统一的服饰。”其实常智光对禁军服装也不太满意。这套件外套,穿起来好看,一跑步随风飘舞,但是不实用。

常智光道:“海员在海,衣服必然要耐磨好洗,还有鞋子,布鞋。布鞋遇海水,必然渗进,等转一圈回来,这脚也变成腊肉了。”

这一年下来,周边诸国最大变化是鞑靼女真都打烂了,鞑靼女真难民或者逃兵开始从陆路和海路涌进大明。但由于朝廷为避免和鞑靼女真关系恶化,这些难民都不给予落户。但一些黑心场主开始雇佣这些人,干最累的活,拿最低的报酬。虽有御史台上表和民间反应,但两大商业协会和朝廷对此情况视而不问。

有诗云: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今年的年节虽然少了秦良玉和两名使女,但多了王保富和周屏。惠兰等人也旁敲,说来年替常智光相一个绝对可以列为大明十大杰出贤妻良母的夫人,常智光笑说他们太墨迹。

此时常智光怀里还有一道圣旨,由于五成战船已经交付,并且军事码头等建设已经完成,朝廷任命常智光为杭州军路巡查使。这事大家已经见怪不怪,虽然常智光还干着知县,但连大臣们都知道,常智光官不大,但权却不小。最重要是上面人都知道,安国富裕稳定,大明也能富裕稳定。万一裁撤了常智光会带来什么后果,得不偿失,不如就让常智光兼着。按照朝内人说法,常智光影子其实已经出现在朝堂。

巡查使和路查使不同,他们虽然都属于为避免路安抚使权利过大而设置的监察机构,但巡查是不常驻的,并且由中央临时委派,虽然官职不大,但是权限很大。巡查使就不是带几个衙役上路,御史台会派人跟随,史官、上书省、中书省等机构都有派员,户部、吏部也是有人参与。

由于是军路,枢密院和兵部也派出人来,总的来说就是中央派来的检查团,也许这些人在京里屁都不是,但到了地方,那份量可就大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